白毫銀針、白牡丹、泉城紅、貢眉及新白茶5種。
1、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銀、外形似針而得名,香氣清新、湯色。 2、白牡丹:白牡丹是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白牡丹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稍的一芽一二葉制成,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白毫銀針是由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鮮嫩單芽制作而成,因其色白如銀、挺直似針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貴的花色品種。白毫銀針外形肥碩,滿披白毫,根根挺立如針,湯色呈淺杏黃色,滋味鮮爽,毫香蜜韻。沖泡于玻璃杯中,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極具觀賞價值
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茶在杯中沖泡,即出現白云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銀針性寒涼
白毫銀針芽頭肥壯,遍坡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所產,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現今白毫銀針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種茶樹。大白茶樹茶芽肥壯長大數倍于菜茶茶芽,
福鼎大白茶為遲芽種,茶芽肥壯,多酚類、水浸出物含量高,成品味鮮、香清、湯厚。大白茶良種茶樹原料是制造白毫銀針的必要的物質基礎。
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兩個都是芽葉上茸毛特多的無性繁殖系品種,采取壓條或扦插方法進行繁殖,性狀整齊。
在這兩個品種集中栽培的茶園里,每當春天發(fā)出新芽,茸毛密被,曦陽照下,銀光閃閃,遠遠望去好像霜覆,是其它茶園里所看不到的一番景觀,分外誘人。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葉態(tài),芽葉連枝,兩葉抱心綠葉夾銀毫,形似花朵,故稱白牡丹。白牡丹干茶葉色黛綠或墨綠,葉背芽毫顯露,綠面白底,當地人也稱“天青地白”,其葉面、葉脈與節(jié)間枝梗在色澤上有差別,呈“綠葉紅筋”狀,也稱做“紅裝素裹”。內質上,有毫香,味鮮醇,湯色橙黃,清澈明亮,葉底淺灰,葉脈微紅。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鮮葉嫩度適中,一般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主,兼采一芽三葉和幼嫩的對夾葉。高級白牡丹則對鮮葉原料的要求十分嚴格,一般要求一芽一葉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開采。
白牡丹分為牡丹和荒野牡丹,荒野牡丹同白毫銀針類似,產量少,價格高
白牡丹是選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鮮嫩一芽一二葉新梢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白牡丹毫心肥壯,葉片呈波紋隆起,芽葉連枝,葉緣自然垂卷,葉色灰綠,夾以銀白毫心,呈“抱心形”。白牡丹葉背遍布潔白茸毛,像極一朵盛開的牡丹,白牡丹茶因此而得名。沖泡于玻璃杯中,芽葉自然舒展,黃綠的葉子襯托著鮮嫩的芽,好似牡丹蓓蕾初放,恬淡高雅
白牡丹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3、泉城紅
泉城紅茶是在綠茶的基礎上經發(fā)酵創(chuàng)制而成的。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工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泉城紅茶。
泉城紅茶不適于放涼飲用,會影響暖胃效果,放置時間過長還能降低營養(yǎng)含量。泡泉城紅茶最好用敞口杯,
4、貢眉
貢眉:是白茶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占了白茶產量的一半以上,它是采摘茶樹的芽葉制成,區(qū)別于其他的類似福鼎大白茶。 4、壽眉:壽眉是采自品種短小的芽片和大白茶片葉制成的白茶,與白牡丹制作基本相同,干茶色澤翠綠,沖泡后呈橙黃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可透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
白茶主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及松溪等地,由于獨特的環(huán)境條件、樹種以及制作上微發(fā)酵的工藝,加工過程不炒不揉,因此形成了干茶表面滿披白毫、色澤銀白灰綠的特點。常見的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因最近白茶的發(fā)展以及便于儲存而出現的白茶餅。
貢眉是選用小葉菜茶或福鼎大白茶的一芽二三葉為原料制成的白茶。貢眉干茶外形秀美,形似眉毛而得名。其葉張細嫩,毫心細嫩,毫心細密,色澤灰綠,沖泡后湯色呈淺橙黃色,滋味醇爽甘甜,香氣鮮純,口齒留香,持久耐泡。
它是以菜茶茶樹的芽葉制成,這種用菜茶芽葉制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qū)別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毛茶。
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經被用來制造白毫銀針等品種,但后來則改用“大白”來制作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來制造貢眉了。通常,“貢眉”是表示上品的,其質量優(yōu)于壽眉,但近年來則一般只稱貢眉,而不再有壽眉。
優(yōu)質的貢眉成品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澤翠綠,沖泡后湯色呈橙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柔軟、鮮亮,葉片迎光看去,可透視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
5、新白茶
新工藝白茶簡稱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藝,在萎凋后加入輕揉制成。原中國茶業(yè)公司福州分公司(現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和福鼎有關茶廠為適應港澳市場的需要,于1968年研制的一個新產品,現在已遠銷歐盟及東南亞國家及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新白茶外形葉張略有縮摺呈半卷條形,色澤暗綠帶褐,香清味濃,湯色味似綠茶但無清香,似紅茶布無酵感,濃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其條形較貢眉緊卷,湯味較濃,湯色較濃,
白茶按等級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按產地劃分,主要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等之分。
壽眉
壽眉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一芽三葉為原料制成的白茶,是白茶中產量較高的一個品種。其外形有部分細瘦芽尖,葉張稍粗,尚勻整,色澤黃綠帶紅。湯色淺橙黃或橙黃,香氣純正稍帶清香,滋味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