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又到了春暖花開可以“露肉”的季節。但對于很多肥胖者而言,即將開始痛苦的減肥歷程,尤其是那些“喝口涼水都長肉”的人,如何順利瘦下來,是大家不變的追求目標。中醫認為,肥胖與體質有很大的關系。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人的體質分類之說,現今,中醫根據辨證理論也將肥胖分了幾大類別。
? 痰濕型肥胖
這類人肌肉結實,而且食量大,是最容易瘦身成功的,且復胖率低。中醫專家解釋,他們主要因為痰邪瘀阻在體內,多余的東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容易肥胖。
? 氣虛型肥胖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脂肪在體內堆積,其內在原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且多與脾胃運化失常為關鍵。胃虛弱則運化失職,導致體態肥胖。
? 陽虛型肥胖
這類人因為體內陽氣不升造成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脾陽不升,表現為食谷納呆,大便不成形;二是腎陽不升,表現為腰膝酸軟,精神萎靡。
對癥治療,瘦身事半功倍
中醫認為,單純減輕體重并非終極目標,而是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找出肥胖患者的具體病因。我院中醫科會根據不同肥胖者的病因病理,用中醫中藥配合針灸,調理身體狀態,臟腑功能恢復,氣血調和,代謝正常,多余脂肪自然會被身體清除。
對于“喝口涼水都長肉”的肥胖者,他們的自身代謝功能有一定障礙,通過中藥,針灸等調整臟腑功能,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新陳代謝良好,囤積體內的垃圾與多余的脂肪會被代謝掉,瘦身自然而然。
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夏添醫生認為,減肥的中醫調理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醫患之間互相信任,及時溝通。通過盡可能的了解患者本人的生活習慣,身體狀況,因人而異制定適合的瘦身計劃——包括飲食,起居,運動,中藥調理,電針,游走罐等各方面。在通過調整一系列的由內而外的調整,達到綠色瘦身效果。
此外,很多減重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以較快的速度瘦身一段時間后,就進入“瓶頸期”,無論如何努力也瘦不下來。中醫認為,減肥的中醫調理,是個治療過程,從肥胖到體重適中很容易,在體重變化的同時全身臟腑器官也在適應。而“瓶頸期”,就是臟腑功能在調節的過程。在“瓶頸期”繼續堅持一段時間,待臟腑適應身體情況后,則會繼續以較快的速度瘦身,且在瓶頸期之前減下的脂肪很少會發生反彈現象。
所以,減肥瘦身切不可過于著急,需要長時間的身體調理,改變體質,改善生活方式,達到真正的健康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