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河南宛城人,三國名將,他本是劉表的將領,劉表病死后,蔡瑁奉劉琮為主,劉琮隨即投降曹操,文聘不降,曹操接收荊州后,文聘自己跑去投降曹操,他在羅貫中筆下形象很差,不過正史上曹操看中了文聘的忠君之心,令其繼續掌管軍隊,赤壁之戰后,為江夏太守。
荊州下轄7郡,紅框為江夏郡。
作為荊州老將,文聘的影響力很大,特別是他幾次大敗關羽,荊州將士前來歸附,能力卓著,曹操敢用一個降將鎮守軍事重鎮,足以看出對其信任,曹丕和曹叡時期,多次大敗孫權,屢立戰功,文聘駐守江夏數十年,使孫吳不敢來犯,被后人譽為“曹魏第一水軍戰將”,雖然一直駐守江夏,但他的爵位官職一直在升遷,從關內侯、延壽亭侯、長安鄉侯、到新野侯,官職從討逆將軍,直到后將軍。
圖為文聘雕像。
文聘的兒子文岱也被封為列侯,他侄子文厚在文聘進封后,襲了關內侯爵位,但文岱早死,文聘續了個養子叫文休,文聘死后文休襲了新野侯,文休死后其子文武襲新野侯,公元265年,司馬炎篡曹魏建立西晉,新野侯被廢,此后關于文聘及后人相關消息再無記載。
赤壁之戰時,文聘守江夏,并未正面參戰。
查訪民間史料記載,文聘是春秋時期越國大夫文種的三十世孫,文聘死后進功臣閣,追謚壯侯,曹魏時期上謚號壯侯的為數不少,但無一不是猛將,比如徐晃、龐德、許褚,文聘能入壯侯可見其份量,在文氏一族也留有“洛社英鳳昌百代,文山浩氣壯千秋”的美名,將文聘與文天祥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