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自稱漢室后裔,和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后裔是一個意思,打著正統旗號,爭取人心。劉淵趁晉朝內亂,秘密聯絡五部,劉淵被擁立為大單于,自己的家底迅速壯大,由于劉淵很得人心,歸順他的人又多,勢力大增,完全有能力消滅奄奄一息的西晉。
劉淵在這種復雜的形勢下,順民意,建立漢朝政權,并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祭祀漢朝有名的皇帝,完全把自己當成正統的劉姓宗族。
公元304年十月,劉淵在左國城建國稱漢,自稱漢王,改元元熙,追尊蜀漢后主劉禪為孝懷皇帝。
劉宣等人是一心要復呼韓邪之業,劉淵卻說:呼韓邪何足效哉!他要做的事,上承漢高之業,下不失為魏氏。
其心目中的英雄是劉邦、曹操。他頭腦很清楚,知道如果亮出匈奴旗號,未必會受漢人擁護,所以決定利用曾有的匈漢和親關系,建國稱漢,追尊后主。
劉淵以臣屬口吻發表文告,從我太祖高皇帝劉邦說起,歷敘兩漢盛衰,而且為了表示尊漢,不僅痛責心目中的偶像曹操,也對昭烈皇帝劉備未能完成復興大業深表惋惜。
劉淵要重建漢朝,即是要在宗廟不血食四十年之后的今天,紹修三祖劉邦、劉秀、劉備之業。眾人頗為贊許點了點頭:劉淵這一手玩的不錯,能拉攏不少民心。
他的崛起和八王之亂脫不開關系,晉武帝司馬炎選擇一個癡呆兒做皇帝,皇帝無能,被皇后賈南風把持朝政,司馬氏其他子孫心有不甘,發動八王之亂,當時的成都王司馬穎和劉淵結為同盟。
他許諾劉淵能建立國家,同樣的匈奴人必須幫他奪取江山,不得不說司馬穎的想法幼稚,非我族類,必有異心
當時北方有五族,匈奴、鮮卑、羯族、氐族、羌族,其中匈奴劉淵的勢力最大,其他四族不得不依附劉淵,羽翼已成的劉淵不甘心幫助司馬穎奪取江山。
巧借幫助司馬穎奪取江山的名義,劉淵大舉進攻西晉,一時之間洛陽震動,由于八王之亂西晉內耗嚴重,根本無法抵達擋劉淵的進攻。
一時之間西晉節節敗退,偌大的晉朝竟無一人能平定匈奴叛亂,匈奴連戰連勝,一直打到長安。
就在滅亡西晉之際,劉淵病死,其子劉聰繼位,劉聰繼位后攻勢不減,公元316年,劉聰攻破長安,俘虜當時的皇帝,至此西晉滅亡。
也是從這時起,北方大地徹底盡歸匈奴統治,隨后劉聰身死,又有大將石勒代替劉聰,一代又一代,可以說從他開始,北方開啟十六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