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黃河改道

黃河歷次改道示意圖

歷史上,黃河一向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民間常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說法。改道最北時,流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時,流經淮河,匯入長江。據歷史記載,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間,黃河決口泛濫1593次,發生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6次影響巨大,稱為“六大遷徙”,涉及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歷史上黃河改道,除了極少數時候是由于人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黃河自行潰決而成的,多發生在唐代以后。

三皇五帝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黃河泛濫,大禹奉命治水 。《尚書·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砥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這里的“積石”指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意思是說,黃河在龍門以下一段南流至華陰向東,經三門過孟津與洛河匯流。再下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曲周縣以東向北,然后分為數支,分道入海。其中最北一支為主流,到今深縣南折而向東,循漳河至青縣西南,又東北經天津東南入于渤海。這條河因《禹貢》所載,故稱為“禹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在黎陽宿胥口(今河南浚縣西南)決徙,偏離禹河故道,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為史載大禹治水后黃河第一次大改道。宿胥口河徙后的河道,大致從滑縣附近向東,至河南濮陽西,轉而北上,在山東冠縣北折向東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經德州,漸向北,經河北滄州,在今河北黃驊縣以北入于渤海。而原來的禹河舊道,有時還行水,至戰國中期才完全斷流。

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黃河在酸棗(今延津縣境)決堤,是漢代黃河最早的一次決口。

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決口,經平原、濟南,流向千乘入海,這是黃河第二次大改道。至公元70年,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細選擇新河道,并進行全面的整治,才解決水患。這條河道于今河南濮陽由西漢舊河道分出,經過今山東省聊城、禹城等縣,在山東利津縣附近入海。這條河道通行了幾百年,無重大決溢改道。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黃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于漢唐舊河之北分成赤、金、游等多支東北入海,史稱橫隴河。慶歷元年(1041年)皇帝下詔暫停修決河。從此以后,大河在濮陽以下離開了流經千年的故道(后稱京東故道),久久沒有恢復。橫隴河行水14年,雖未成患,但淤積迅速。

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沖決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昌湖集),河水泛濫后分為兩脈:一脈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由天津附近入海,史稱“北流”;另一脈在今山東省無棣縣入海,史稱“東流”。東流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才斷絕。

南宋建立之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府汴梁守將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新河道經滑縣南和濮陽、東明兩縣之間,再經山東省鄄城、巨鹿、嘉祥、金鄉諸縣匯入泗水,由泗入淮,奪淮入海。從此黃河由原來的北入渤海改為南入黃海。此后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移動不定,或由泗水,或由汴水,或由渦水,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再入黃海。雖然時有北沖,但均經由人力強行逼堵南流。

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黃河在李固渡(今滑縣境內)決口,河水部分流向單州,當時“新河水六分,舊河水四分”。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黃河在陽武決堤。

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軍至洛陽城下立寨,攻金國歸德府(今河南省商丘縣),“決黃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宋軍”。黃河河水奪渦入淮,河道又一次較大的變化。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黃河在開封、祥符、陳留、杞、太康、通許、鄢陵、扶溝、洧川、尉氏、陽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等十五處決口。朝廷調集南京(今開封)民夫204,323人,修筑堤防。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七月,黃河在杞縣蒲口決堤,次年(1298年)六月再次決口,河水泛濫導致汴梁、歸德被淹。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夏,黃河大水,在白茅口(今山東曹縣境內)決堤,主流向東北注入運河,再南流入淮,泛濫達七年之久。朝廷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堵住缺口。黃河自曹州以下至徐州河道稱為“賈魯河”。

明初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宿遷,向南流入淮河。洪武十七年至三十年(1384~1397年)黃河在河南境內多次決口。其中,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黃河于原武黑洋山決口,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于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

清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河水先流向西北,后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濟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在咸豐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后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后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州、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后入黃海。

1938年花園口決堤造成44縣市受災。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6日晚,國軍新八師為阻擋日軍,在河南鄭州黃河南岸花園口開始掘堤。至9日用炸藥炸毀大堤,河水穿堤而出,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至安徽阜陽,由正陽關入淮;另一股自中牟順渦河,由懷遠入淮河。河水泛濫八年,河南、安徽、江蘇3省44縣市受災。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山東省為什么大多城市建設在丘陵上
泛濫的黃河——歷史上的六次大改道
歷史上黃河曾經多次神秘改道 時間竟驚人相似
1500次泛濫,二三十次改道:黃河水患三千年
歷史上黃河六次改道
黃河水患三千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谢通门县| 闽侯县| 榕江县| 宝清县| 昂仁县| 锡林浩特市| 民县| 库车县| 湘西| 宝山区| 中方县| 台中县| 长治县| 美姑县| 观塘区| 绥中县| 临夏市| 栾城县| 舞钢市| 澳门| 土默特左旗| 广宗县| 南安市| 梅州市| 涟源市| 临澧县| 手游| 宜黄县| 陕西省| 长泰县| 禄劝| 梅州市| 鄂托克前旗| 子长县| 平顶山市| 全南县| 尚义县| 垣曲县| 潢川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