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是三國,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東漢末年之時,皇權被壓制,內有董卓權傾朝野,外有黃巾起義。加上朝廷沒有多余的銀子去平亂黃巾軍,因此,開始了交銀買官的荒唐事,這也就導致了地方豪強的勢力越來越大,導致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度減小,加之,土地兼并導致大多數平民沒有土地可以耕種,以至于黃巾起義之時,號稱有百萬之眾。黃巾軍被滅掉之后,各方諸侯的勢力得到了大幅度增長,以至于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開啟了諸侯爭霸的局面,最后三國鼎立。
而在爭霸天下的時候,勢力最大的曹操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曹操殺陳宮的時候,是直接下令殺死的,但是在殺呂布的時候,卻是先勒死,然后才砍頭示眾的,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如果要知道這是為什么,這還要從早年曹操刺董卓開始說起,董卓權傾朝野之后,曹操覺得董卓“枉為人子”,因此決定行刺董卓。最后失敗了,而曹操在逃跑的過程中就遇到了陳宮,當時的陳宮是一個縣令,陳宮知道曹操刺殺董卓,覺得曹操是一個人物,所以放走了曹操,并與曹操一起逃亡。而陳宮也覺得曹操是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主公,所以決定追隨曹操。只不過在一次談話中,曹操說了一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而陳宮聽到了這句話之后,就去投奔了呂布。
也許是因為昔年有著情誼在,所以曹操就給了陳宮一個痛快。
而殺呂布的時候弄的很麻煩,這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曹操是一個非常惜才的人,呂布又非常的勇猛,為了不讓呂布被殺的時候獻血留在地上,于是曹操就讓人先把呂布勒死,這樣尸體僵硬之后,血就不會噴灑。
第二個原因是呂布和曹操經常打仗,甚至有次因為呂布的原因,曹操差點就死掉了,所以曹操也有報復的心理,所以殺呂布的時候,就弄的這么麻煩了。
事實上,曹操其實是不想殺陳宮和呂布的,因為這兩個人一個足智多謀,一個武力爆表。曹操惜才是誰都知道的,殺陳宮和呂布是迫不得已的。
先不說陳宮的才華是非常好的,就說早年陳宮救了曹操自己,后面陳宮還和曹操一起逃亡,就這份情誼在,只要陳宮求饒,曹操就肯定不會殺陳宮的,只是那時候的文人比較有風骨,寧愿死也不愿委屈求全,再加上陳宮知道曹操不是自己心目中追隨的人選,因此一心求死,而曹操也就只好殺掉陳宮了。
而對于呂布而言,那是因為呂布沒有原則,早些時候他跟著丁原,后來投奔董卓,董卓死后,呂布又跑去投奔了劉備,而且還背叛了劉備,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呂布是一個小人,隨時會叛變,加上劉備也說了呂布是一個小人。所以最后曹操還是選擇殺了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