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皇帝簡史(60)北魏孝文帝元宏——被漢族歷史高度認可的異族皇帝

姓名:拓跋宏,又名元宏,著名的北魏孝文帝,鮮卑族,北魏第七位皇帝

生卒時間:467年—499年,享年33歲,少數民族出身的皇帝也沒有長壽的,皇帝這個位置真的很折壽

在位時間:471年—499年,4歲登基,是一個幼兒皇帝,由祖母攝政。一直到23歲才開始親政,名義上在位28年,實際親政是10年。

出身:太子出身

如何上位:父親禪位,4歲登基,后父親被祖母馮太后毒死。

如何死的:病死于行宮中

帝號含義:孝文皇帝,廟號高祖,以孝順祖母聞名,以文治天下。孝文帝一生基本沒有武功,只有文治,而且文治還是漢族人認可的。

年號含義:延興、承明、太和,這幾個年號都是希望北魏能生存、延續和發展,希望天下和平,不要那么多人的叛亂的良好意愿。

主要輔政大臣:元勰、元澄、李沖、李彪、穆亮、王肅、高閭、宋弁

生平:

467年,拓跋宏生于當時的首都平城,母親為漢人大家族、北魏當時的尚書李惠之女。估計其祖母也是漢人,所以拓跋宏是有最起碼一半或以上的漢人血脈。按西方的傳統,他更多地是一個漢人,而不是一個少數民族。

470年,三歲的拓跋宏就被早不想干皇帝的父親拓跋弘立為太子。

471年,四歲的拓跋宏就因為父親禪讓,而正式登基為帝。因為按照北魏鮮卑的規矩,太子的親生母親必須被賜死,防止后宮干政、后族把持朝政。所以,父親不愿意做皇帝,母親已經被賜死,只能由祖母嫡馮太后垂簾聽政。馮太后不是拓跋宏的親生祖母,他的親生祖母、父親拓跋弘的母親也是在拓跋弘立為太子后就被賜死。

476年,父親拓跋弘被馮太后毒死,這種情況只能是劇烈的權力斗爭下,才會發生的人倫慘劇。雖然不是親生的,但好歹也是名義上的母子。按照儒家傳統,這種名義上的母子關系,并不比親生的關系要疏遠,在儒家禮儀中,都是一樣的。同時也可以看出馮太后的強勢,之前拓跋弘不愿當皇帝,估計也是權力被馮太后把持,而且已經感覺到了性命之憂,才會屢屢提出禪讓皇位的。

拓跋宏年幼登基,在這樣的情形下,更加無法去奪權或者與馮太后對抗,他唯一的正確選擇就是老老實實的聽話,一切政務交給馮太后處理。

巧合的時,馮太后的政治眼光和治理行政能力也是一流,正是她啟動了北魏大規模全面漢化的大潮。包括完善官僚體系、建立三長制、均田制、官員俸祿制度、改善婚姻制度等等。估計拓跋宏后來全力推行漢化也有馮太后的影響。馮太后前面漢化時,肯定會向正在學習成長的拓跋宏灌輸漢族理念、儒家知識和禮儀。經過這么一個過程,拓跋宏不但大部分血脈是漢族,連思想也是漢族。那么后來殺掉阻止漢化的兒子,也就是有一些可能性了。

490年,馮太后逝世,23歲的拓跋宏才正式開始親征,才是自己真正成為皇帝的生涯,這個等待過程足足有二十年。

491年,拓跋宏進一步改良北魏官職,在三長制的基礎上,完善和改良朝廷高官的管制,包括規范官名、等級和俸祿待遇、禮儀等。這次官制改良,最重要的動作是將全體鮮卑貴族的爵位降低了一級,但待遇不變。包括已經逝世的、拓跋燾建國時追封的那些祖先、部族長老的先輩等人,全部降一級。說原來的不符合儒家禮儀。其實這種行為是得罪了整個的鮮卑貴族,侵犯了他們的利益。雖然待遇不變,但祖上的榮光讓人覺得是被嚴重冒犯了。之前拓跋燾大肆封賞各個部落家族的先人為王為候,就是為了籠絡人心支持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拓跋宏半點面子也不給,說降級就降級。

493年,拓跋宏率領文武百官和軍隊離開平城,直奔洛陽。494年,正式宣布遷都洛陽,495年完成遷都工作。開始在洛陽設立學校等,推行漢化計劃。

496年,下令鮮卑貴族全面漢化,改姓元,要求全體鮮卑族易服易發,最后太子因為抵制漢化,其行為和言論造成惡劣影響,被孝文帝下令處死。可見太子后面的勢力,也就是反對漢化的勢力之強大。

497年,漢化政策遭遇全面抵制,多個州刺史和貴族王爺起兵造反,動亂涉及大半個北方大地,最后被拓跋宏平定,繼續推動漢化。

497年八月,為了轉移內部矛盾,拓跋宏派大軍討伐南齊。但在襄陽受阻,久攻不下,一直到498年,才借口南齊皇帝去世,說繼續攻打南齊不仁義,不符合儒家禮儀而退兵回洛陽。在歸途中,突發重病,生命垂危。

499年,因南齊發起對北魏的進攻,收復了早兩年丟失的城池,并對北魏形成威脅。還處于病中的拓跋宏被逼帶病出征,抵御南方的攻擊。

499年,拓跋宏4月病死于出征途中。一代君主,卻死在了征戰的路上,也算是為國捐軀了。

拓跋宏一生極力推行漢化,實際卻是過于激進,沒有考慮自己族群的訴求和情況,沒有考慮到草原民族與漢族融合的可能性。導致鮮卑內部分裂,漢化的完全漢化,不愿意漢化的退回草原,成為分裂勢力。最重要的是,北魏在北方為防范柔然而建立的六鎮軍鎮,是北魏最重要的鮮卑草原的軍隊精英和鮮卑民族的核心勢力。在拓跋宏遷都南方洛陽后,這部分人基本脫離了權力中心。在加上漢化后重用漢人,六鎮軍人沒有了出路。最后六鎮軍人加入了反對朝廷的隊伍中,造成北魏王朝最后崩潰和亡國。

拓跋宏一生育有七個兒子,十一個女兒。估計很多是漢人血統,因為他為了推動漢化,娶了好幾個漢人妃子。

主要施政政策及對王朝的影響:

正式建立政府體系,這是北魏孝文帝對北魏最大的貢獻。只有經過孝文帝的改革、完善各項制度后,草原的粗放式、部落式的統治方式,才真正轉變為漢人郡縣制的治理機構和模式。

首先,孝文帝持續完善和推行三長制,均田制。三長制就是“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這已經是將政府機構和治理能力,深入到國家的最基層。政府可以控制每一戶人、了解每一個人、征到每一份的稅。這個制度是從孝文帝登基開始,垂簾聽政的馮太后開始推行的。最重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完善政府機構、提高政府對民間的控制力度,以便加強管制和提高稅收效率。通過從馮太后到孝文帝親征前后幾十年的 推行,三長制已經能發揮較大的作用。一個完善的政府治理結構基本完成。

均田制,其實就是政府主持下,將無主的、丟荒的土地,分配給無地的民眾。讓他們脫離大家族的控制,自主耕種,發展農業,提高稅收收入。從東漢開始一直到魏晉,從土地兼并開始,一直到戰亂的影響,北方的土地和人口都基本在世家大族的控制之中,這些土地和人口都是大家族的私人財產,政府是沒辦法征到的稅的。所以要通過政策,一方面給流民以土地,讓他們穩定收下來耕種,減少社會動亂的源頭。第二方面及時吸引大家族的佃戶等,離開大家族,耕種政府贈送的土地,為政府增加稅源。

在形成一定的官僚系統后,孝文帝在制度方面也在不斷的加強和完善,比如頒布薪俸制。根據官員的能力、品級、工作成績和工作內容等,制定明確的工資待遇標準。同時,通過建立“考課法”等官員考核標準,加強對官員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就會降級或降薪或辭退,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官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梳理朝廷威信,提高整個官僚系統的執行力。

通過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善,官僚系統的建立,一個基本漢化的、能夠有序運作的政府機構得于為北魏朝廷服務。也只有建立完善的、有序的政治和管理秩序的王朝,才是一個真正的王朝。否則,只是草原的部落聯盟而已。

對歷史的影響:

1、遷都洛陽:

在孝文帝的策劃和堅持下,估計也是在漢人文官的支持下,實施了從山西平城遷都到洛陽的行動。自古遷都都是王朝最重要的事情,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的遷都行為。從商朝盤庚遷都到東漢末年曹操漢獻帝時期的遷都、魏晉朝末代皇帝遷都、朱棣遷都,最后是滿清遷都北京等。一般來說,主動遷都的都是因為征服的土地擴大,為了進一步穩固政權或統一中國做準備。被動遷都的都是在王朝末期,行將亡國的時候,被逼遷都。

孝文帝這次遷都屬于主動遷都,主要目的估計有兩個,第一是為擺脫北魏鮮卑舊勢力的約束,因為他是在馮太后死后才開始正式親政的。平城是北魏的舊都,舊勢力非常強大和頑固,所以,他想有所作為,必須要擺脫舊勢力。而離開平城,估計是當時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第二,為了加快鮮卑貴族的漢化速度,因為從上一任皇帝拓跋濬的施政方針可以看出,只有實施漢人儒家理念的治理,社會才會安定,政權能才能穩固。所以他需要將整個鮮卑族群帶到漢人的中心地區,有幾百年都城底蘊的洛陽地區,讓他的族人感受和學習漢人文化,從而提高治理北方大半個天下的能力。

在這個時候,孝文帝是否有窺視南方,想統一全國的心思就不太好判斷。但他確是利用這個理由和借口,完成了他的遷都過程的。

所謂故土難離,想要鮮卑貴族們離開生活的好好的平城,這么接近草原的地方,隨著一個毛頭小子搬到南方去,不但是漢人的地盤,還更加熱,離草原更遠,當然沒幾個人支持。

后來,孝文帝是以南伐為借口,組織大軍和帶領重要文武官員以行軍的方式達到洛陽,剛好遇到連續大雨,無法繼續前進。而且很多貴族和高官們經過長途跋涉,也不愿意再繼續南行。畢竟大家都已經享樂了這么多年,已經不愿意在打仗了。因此就滯留在洛陽,最后在孝文帝要么遷都洛陽,要么繼續進攻南朝的二選一的逼迫下,大家只得選擇不走,就呆在洛陽的方案。這才是算正式定下遷都計劃,然后才慢慢完成整個遷都的過程。

其實這種強行遷都,造成了北魏內部的嚴重分裂,為后來北魏再次陷入內亂直至滅亡而埋下了最大的隱患。從北魏和歷史的來看,這些孝文帝的遷都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政策,而是亡國的政策。

2、全面漢化:

遷都洛陽后,孝文帝就開始了他的第二個計劃,那就是推動整個鮮卑,特別是貴族開始全面漢化。歷史書上也有講,那就是要求鮮卑人學漢話、穿漢服、讀儒家、改漢姓、與漢族通婚,包括孝文帝自己,先是將姓拓跋改為元,同時也乘機娶了好幾個當時北方大家族的漢族女子為妃。后來甚至還殺死了不愿遵守漢化規定,帶頭鬧事及殺死漢人的太子。可見孝文帝推動漢化的決心和行動力。

要知道,當初滿清統治中國,要漢人改變服裝和發型的時候,那可是激發了無數人的民族尊嚴和英雄氣概,寧死不從剃發的。在更加古代的南北朝時期,可以想象推動這件事情有多難。否則也不用搭上太子的性命。

無論他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是否成功,是否導致了北魏的分裂和滅亡,但他確是推動胡漢融合實驗的第一人,是有意識、有行動、有效果的民族政策實驗的第一人。他對歷史的影響的是非常巨大的,后來隋唐大帝國可以誕生,可以統一中國建立盛世,是有孝文帝實驗的功勞的。所以他才得到漢人歷史的高度認可,成為漢人先祖牌位上的賢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因兒子殺了一個漢人,皇帝一怒之下殺兒子,自此王朝延續了一世紀
漢化改制——天枰座1孝文帝元宏的故事
學習的策略
北朝無好臣?為何北魏皇位一脈相承148年?元宏:都是為了改革
南北朝歷史人物——北魏孝文帝元宏(中國古代十大賢君,北魏皇帝)
[煮酒論史]聊聊孝文帝為什么要遷都洛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黄梅县| 定日县| 珠海市| 平乡县| 鹤山市| 黑山县| 会理县| 民和| 丹巴县| 承德市| 宣恩县| 永善县| 阳高县| 金华市| 耒阳市| 南岸区| 马龙县| 兴和县| 泗水县| 会同县| 贵港市| 通渭县| 天气| 东宁县| 安徽省| 新干县| 台州市| 吉安县| 余姚市| 安溪县| 安阳县| 新蔡县| 安阳市| 灌云县| 梅河口市| 揭东县| 北流市| 泰和县| 高阳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