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禮法極為森嚴,不同身份的人們在服飾的顏色、布料乃至于形狀等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嚴格的區分,而在清朝的官場上,那更是在衣服之外,還增設了所謂的“頂戴花翎”,來嚴格區分人們的身份。
頂戴花翎是由兩個部分頂戴、花翎,聯結在一起組成的一個整體,頂戴就是官員的帽頂,花翎就是插在帽子是上面的羽毛。由于滿清本是游牧民族,所以對于兇禽異獸十分看重,認為那象征著勇猛與尊貴,所以不同鳥類的羽毛,以及不同數量的羽毛,都成為了官員身份的象征。
頂戴最為重要的部分則是“頂珠”,主要是靠帽子最上面的那一顆珠子,來給官員么劃分品階,清朝的官員的官階劃分是“九品十八階”,每一個品級的官員所能夠佩戴的頂珠都有所不同。
九品官員的頂珠為陽紋鏤花金,八品官員為陰紋鏤花金,也就是說頂珠都為鎏金銅質,不過雕刻的花紋不同;七品官員為素金金珠,也就是不做任何雕飾的純金珠;六品官員為車渠珠,為最大的海貝骨頭打磨而成;五品官員為水晶珠,水晶就不需要過多介紹了,自古便是高潔的象征。
四品官員為青金石珠,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后才從阿拉伯流入,是純潔與堅強的象征;三品官員為藍寶石,藍寶石是寶石中的極品,被人們視為博大與深邃的象征;二品官員為極品紅珊瑚,這是極為古老的“七寶”之一,不僅能夠讓人心神安定,而且也是尊貴的象征。
一品官員的頂珠則往往由天然的紅寶石制作而成,本身的產量極其稀少,價值非常珍貴,而且是品德高尚的象征。從九品到一品,不同品級之間的官員頂珠有著嚴格的規定,通常來說到了一品的紅寶石,這個頂珠的升級基本上也就到頂了,但其實還有一種頂珠,在清朝那是最為尊貴的,那就是“東珠”。
東珠就是產自東北的珍珠,本身的質地非常高,形狀圓潤碩大,色澤晶瑩透澈,同時得來的難度也很大,再加上滿清本身是興起于東北,所以對于東珠極為看重,規定只有皇帝、皇太后與皇后三個人可以佩戴,哪怕是皇子也不可以,否則便要治以重罪。
清朝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中,在百官中僅一人敢佩戴東珠,這個人不是晚清時期權傾天下的李鴻章,而是在乾隆朝被人們稱為“二皇帝”的和珅,當然他的這種“敢”那也是有代價的。在1799年2月,乾隆皇帝去世沒幾天,和珅就被繼位的嘉慶皇帝公布“二十大罪”給抓進了監獄。
這“二十大罪”中的第十五條便是:“家內所藏珍寶,內珍珠手串,竟有二百余串,較之大內多至數倍,并有大珠,較御用冠頂尤大”,這里所說的“大珠”就是東珠,而且還是比皇帝帽子上的東珠還要大的東珠,和珅沒事在家里將其作為頂戴上的頂珠,讓皇帝覺得他是想要造反,所以就將其給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