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因為一部《封神演義》,使得他成為老百姓最為熟知的古人之一。大家發(fā)現(xiàn)姜子牙與其他古人不同的不是手拿封神榜,而是稱呼特別多,比如姜太公,姜尚,呂尚等等。你知道姜子牙有幾個稱呼呢?這些稱呼又是怎么來的呢?知常容今天就來聊這個話題,詳細解讀一下這些稱呼的來歷。
先說一個大家都不太熟悉的稱呼:
有人馬上就會反駁《封神演義》中的武成王明明是黃飛虎,怎么又變成姜子牙了呢?中國有文武二圣,文圣是孔子,武圣是關(guān)羽。文圣的職位一直由孔子擔(dān)任,武圣的職位并不固定,最早不是關(guān)羽,而是姜子牙,具體的我不展開,因為我曾經(jīng)寫的《》里面說的很詳細了。
有人會發(fā)現(xiàn)姜子牙一會兒姓姜,又一會稱他呂尚。難道一個人有兩個姓,還是他是過繼的?
這一個《史記》記載的十分清楚。
姜子牙是姓姜沒錯。但是古人很多是以封地為姓的,比如趙姓,徐偃王造反之后,繆王坐著造父的車去平亂,平定之后以造父之功封在趙城,這就是趙氏的先祖。
姜子牙的先祖因為幫助大禹治水有臣,論其功德在虞夏之時被封在呂地,所以他的后世子孫有以呂為姓的,其中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后裔。
所以姓姜與姓呂都對的。
為什么又稱呼他姜尚或者呂尚呢?因為姜子牙在周武王時期獲得一項稱呼或者說是職位:周師尚父。
什么叫尚父呢?
可尚可父。
后來“尚父”這個稱呼成了后世尊禮大臣的稱號。很多人都想得到這個稱號,得到這個稱號的人都是人臣極致。
比如董卓進京控制朝政之后,他就提出一個建議,讓東漢朝廷加封為尚父。
卓黨欲尊卓比太公,稱尚父?!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二》
大唐名將郭子儀也被封為尚父。
甲申,詔尊子儀為尚父,加太尉兼中書令,增實封滿二千戶——《資治通鑒·唐紀·唐紀四十一》
類似稱呼還有“仲父”,齊桓公稱管仲為仲父,呂不韋讓年少的秦始皇封他為“仲父”。項羽稱手下謀士范增為“亞父”。
再比如劉備在白帝城托孤的時候,對劉禪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事諸葛亮如父。
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薄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
所以姜尚的全稱應(yīng)該是姜尚父,只是將這個父省略了。稱姜子牙為姜尚就是一種身份尊稱,如同稱呼王羲之為王右軍一樣。
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只要提太公二字,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姜子牙。姜子牙被稱為太公主要與周文王的相遇有關(guān)系。
周文王遇到姜太公,兩個人聊的很開心,這個時候周文王說了一句話。
“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薄妒酚洝と兰摇R太公世家
簡單一句話,你是我家太公期盼已久的人,所以被稱為太公望。
正如姜尚父一樣將“望”字去掉,那就成了姜太公。
為什么又稱他為齊太公呢?
因為姜子牙在輔助周武王滅商之后,被封在齊地,他是齊國第一任國君。當(dāng)然姜齊后來被田齊取代。比如大家熟悉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姓姜,但是大家熟悉的田忌賽馬中的齊威王卻不姓姜,他不姓姜,而姓田。
姜子牙為什么號飛熊呢?熊在我們印象中似乎就是勇猛無腦之物。但在二千多年前,熊并非無腦力大之物。
比如上古有一個有熊氏,傳聞炎帝、黃帝都是有熊氏的分支。
《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太平御覽·皇王部·卷四》
當(dāng)然還有傳說大禹在治水開山之時化身大熊。
所以熊不是什么貶義詞,相反是一種榮耀。
周文王見姜子牙前占了一卦。
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史記·三十世家·齊太公世家》
羆就是熊。所以周文王獲得的不是熊,但是比熊還厲害,添翼之熊。添翼自然是添給周文王,顯然飛熊是證明姜子牙的作用。還有一種飛熊的說法,那就是原來說姜子牙非龍非螭,非虎非羆,結(jié)果非熊傳成飛熊。也有傳說周文王前一夜做夢夢見一只飛熊朝他奔來,助他。
姜子牙的所有稱呼基本上講清楚了,比如他還有呂牙,呂望等等稱呼,這些稱呼在上面都可以找到解釋。神化姜子牙并非是從明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開始的。
東晉的史學(xué)家干寶寫的《搜神記》中就出現(xiàn)神話現(xiàn)象。
文王夢一婦人,甚麗,當(dāng)?shù)蓝?。問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為東海婦,欲歸,今為灌壇令當(dāng)?shù)烙械?,廢我行;我行,必有大風(fēng)疾雨,大風(fēng)疾雨,是毀其德也?!薄端焉裼洝ぞ硭摹?/p>
灌壇令就是姜子牙,因為姜子牙任這個令之后,泰山之女要嫁到東海去,但是她很糾結(jié),她過就會有大暴雨,這樣百姓有傷害,就會損壞姜子牙的德行。所以晉朝時,姜子牙就擁有讓天神敬畏的能力。
當(dāng)然比之更早的自然是司馬遷寫的《史記》中記載張良遇到黃石公,黃石公給的就是《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