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東征”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事件,歷史上有過很多的戰爭,不過橫跨數洲的還是很少,而發生事件最早并且戰國也最為斐然的,就是亞歷山大所發動的東征,這讓他成為了全世界都認可的“亞歷山大大帝”,在歐洲四位大帝之中名列第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56年出生,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國的國王腓力二世,他發明了極其著名的“馬其頓方陣戰術”,改變了步兵原本一窩蜂般沖向敵人的戰法,嚴格規定了士兵們的武器與隊形,以及作戰時候的基本戰術,當這樣的方陣出現在平原上,面對其他亂哄哄的沒有經過訓練的對手時,簡直就是所向披靡橫掃無敵。
腓力二世不僅在軍事方面很有個人見地,而且非常熱愛文化知識,極其重視教育,特意請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給年幼的亞歷山大當老師,讓亞歷山大成為了一個很有智慧與武功的杰出人才。
18歲那一年,亞歷山大在決定希臘戰役的喀羅尼亞戰役中,以極其強大的軍事才華,抓住了那稍縱即逝的戰機,全殲了希臘最為精銳的底比斯圣隊,給希臘造成了極其重大的損失,于是馬其頓在希臘戰場上大獲全勝,而亞歷山大軍事天才的名聲也就此流傳天下。
在20歲那一年,由于腓力二世遭到了殺手的刺殺,于是亞歷山大戰勝了自己眾多的兄弟,成功地當上了馬其頓王國的國王。盡管由于腓力二世常年征戰在外,所以亞歷山大繼位的時候,馬其頓王國的國庫里相當空虛,但是在亞歷山大執政以后,他通過一系列的行動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并且迅速讓國力變得強大起來,隨后他開始了著名的遠征。
從公元前334年開始,亞歷山大帶著三萬步兵與四千騎兵朝著東邊的方向進發,一路上橫掃無敵,盡管當時的波斯帝國也以強大聞名,而且是在本土作戰,所能夠動員起來的大軍數量,遠遠超過亞歷山大的遠征軍,而他們獲得的補給物資水平更不是亞歷山大遠征軍所能夠比擬。
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亞歷山大大帝憑借著他出眾的軍事才華,訓練有素的士卒,又將他老爹所留下來的“馬其頓方政”加以改進,硬是打敗了六十多萬的波斯大軍,在征服了擁有著遼闊地域的波斯帝國以后,亞歷山大并沒有停止他的腳步,接著遠征印度河流域,并且成功地俘虜了印度國王。
只是在征服印度以后,亞歷山大卻突然停止了他的遠征,沒有繼續進攻眾多而是回到了波斯,這在歷史上讓很多人感到不解,亞歷山大為何沒有繼續東進呢?難道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不過當時的秦國?
一幅千年前的希臘地圖,解開這個千年前的謎團,這幅地圖的名字叫做托勒密地圖,是全球第一張世界地圖,誕生于公元二世紀。從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哪怕是到了二世紀,西方人依然不知道印度東邊是個什么樣子,而亞歷山大自然也不會知道印度的東邊還有一個強大的華夏文明,自然也就沒有繼續東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