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菡,是京城聞名的優伶,在第二十八回馮紫英的家宴上,賈寶玉與其邂逅,在此之前,賈寶玉早對這位馳名天下的琪官仰慕多時,今見其溫柔嫵媚,越發留戀不舍;
而對于蔣玉菡而言,賈寶玉亦是京都有名的貴公子,今兒一見,亦知其善解人意,二人大有相見恨晚之一,遂解下汗巾互贈,柔情蜜意不輸當年初會秦鐘。
?
舊時,一般貴族公子多有男風之好,因此,那些戲臺上搖曳生姿,嫵媚動人的男優伶,則成為他們的首選對象,賈寶玉與蔣玉菡初識就如此行舉,絕非精神相契那么簡單。
當然,作為馳名天下的名伶,蔣玉菡注定不可能只被賈寶玉所喜愛。
賈寶玉和蔣玉菡邂逅不久,忠順王府的人就到了賈府,來人報消息時,賈政的第一反應是自家素來與忠順王府沒有來往,對方因何突然造訪,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果然,這位忠順王府的長史一見了賈政,便直奔主題,買尋一名戲子蔣玉菡而來,至于為何尋到了賈府,是因為其今日于賈寶玉相厚的消息在傳得滿城風雨,而這蔣玉菡本是忠順王府養著的戲子,因三五日不見回去,這才尋到了賈府。
在那個時代,對于那些豪門貴胄而言,戲子就如皇帝后宮的三千佳麗,不過就是個玩物,忠順王這樣的人,招呼一聲不知多少貌美溫柔的優伶蜂擁而至,走掉一個蔣玉菡,還會有無數個蔣玉菡。派人到賈府興師問罪,一來失了風度,二來或許得罪了賈府,忠順王為何非要這么做呢?
?
關于這個問題,忠順王府的長史是給過原因的,其稱:
王爺亦云:‘若是別的戲子呢,一百個也罷了;只是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誠,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斷斷少不得此人。
簡單說就是蔣玉菡這個人在忠順王府本分聽話,而且為人謹慎堪稱,不會輕易跟小報社販賣王爺私生活的信息。然而,真相僅僅是這樣嗎?恐怕不是。
凡我們留心,便發現蔣玉菡和賈寶玉邂逅二人互換汗巾時,蔣玉菡身上系的汗巾是前兒北靜王贈送的。這說明什么?蔣玉菡早就背著忠順王偷偷和北靜王對上了眼,連汗巾這樣私密的物件都贈送了。而北靜王與賈家素來交好,兩家是世交,再反觀忠順王府和賈家素無往來,如此就很清楚了,忠順王和北靜王不合,所以,忠順王府上賈府,明著是和賈寶玉搶人,實際上是在和北靜王搶人。
?
在同一回,忠順王府的長史和賈政道明來意后,又驚又氣的賈政忙將賈寶玉喚來問話,始初寶玉還試圖狡辯,不想對方連互贈汗巾這種私密的事都了如指掌,也只得實話實說了,其告知那長史蔣玉菡的去處:
“大人既知他的底細,如何連他置買房舍這樣大事倒不曉得了?聽得說他如今在東郊離城二十里有個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幾畝田地幾間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p>
在這里,賈寶玉說出了蔣玉菡的住處,一個名喚紫檀堡的地方,玉菡,通玉函,暗示玉璽,而玉璽自古是被裝在紫檀做的匣子里面的,所以紫檀堡里面住著的蔣玉菡,便是放在紫檀匣子里的玉璽。而這玉璽象征著權力,所以,忠順王和北靜王明顯上是搶蔣玉菡,實際卻是權力之爭。而這“二王之爭”絕非一時半會,何以見得?
?
略諳《紅樓夢》者皆知,作者取名寓意深長,賈府四春的丫頭,抱琴、司棋、侍書及入畫,除了分別暗示四個主子分別雅擅琴棋書畫,更別有用意,司棋通死棋,暗示迎春人生如死棋;侍書通勢輸,暗示探春遠嫁后注定悲劇收場;入畫通入化,暗示惜春最終了悟人生;而抱琴除了通暴寢,暗示元妃夢中喪命,其琴字拆開看,乃當今二王并列,暗示了二王之爭,而元春正是因為這“二王之爭”而喪命。
在忠順王府上賈府尋蔣玉菡一節,暗示了幾個信息:
其一,賈寶玉告知蔣玉菡的去處后,忠順王府再沒有上賈府尋人,可知蔣玉菡已經被抓回忠順王府,此暗示二王之爭中忠順王最終勝出,北靜王敗北;
其二,忠順王府非要尋回蔣玉菡,原本針對北靜王,卻偏偏來到賈府要人,并且趾高氣揚,傲慢無禮。說明賈府后來卷入“二王之爭”,而忠順王府先挑軟柿子捏,賈府顯然要成為炮灰。
那么,忠順王如何對付賈府的?世人都知道賈府的靠山是宮里的元春,要打垮賈府自然先除去元春,可憐的元春,還沒反應過來就命喪他人之手,只能托夢于父母,趕緊退步抽身!
?
所以,看似一個不經意的情節,實則暗藏作者的深長用意,這就是作者的如椽巨筆,就是《紅樓夢》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