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犁頭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側膜胎座目
亞 目
山茶亞目
科
堇菜科
屬
菫菜屬
亞 屬
堇菜亞屬
別 稱
心葉堇菜、玉如意、紫花地丁、小雞花
紫花地丁名片
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達14(-20)厘米。根狀莖短,垂直,節密生,淡褐色。基生葉蓮座狀;下部葉較小,三角狀卵形或窄卵形,上部者較大,圓形、窄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4厘米,寬0.5-1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平截或楔形,具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毛,果期葉長達10厘米;葉柄果期上部具寬翅,托葉膜質,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疏生流蘇狀細齒或近全緣。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白色或側方花瓣粉紅色,喉部有紫色條紋;花梗與葉等長或高于葉,中部有2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基部附屬物短;花瓣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側瓣長1-1.2厘米,內面無毛或有須毛,下瓣連管狀距長1.3-2厘米,有紫色脈紋;距細管狀,末端不向上彎;柱頭三角形,兩側及后方具微隆起的緣邊,頂部略平,前方具短喙。蒴果長圓形,無毛。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形態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達14(-20)厘米。
莖:根狀莖短,垂直,節密生,淡褐色。
花: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白色或側方花瓣粉紅色,喉部有紫色條紋;花梗與葉等長或高于葉,中部有2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基部附屬物短;花瓣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側瓣長1-1.2厘米,內面無毛或有須毛,下瓣連管狀距長1.3-2厘米,有紫色脈紋;距細管狀,末端不向上彎;柱頭三角形,兩側及后方具微隆起的緣邊,頂部略平,前方具短喙。
葉:基生葉蓮座狀;下部葉較小,三角狀卵形或窄卵形,上部者較大,圓形、窄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4厘米,寬0.5-1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平截或楔形,具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毛,果期葉長達10厘米;葉柄果期上部具寬翅,托葉膜質,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疏生流蘇狀細齒或近全緣。
果:蒴果長圓形,無毛。花果期: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產地分布
產地: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分布:朝鮮、日本、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生境:生于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叢中
功能用途
全草供藥用,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嫩葉可作野菜。可作早春觀賞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