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后妃等級森嚴,從皇后依次往下,共分為了十二個等級。其中,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和嬪這五個等級的人數(shù)都是有限制的,但是嬪位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就可以無數(shù)了。
后宮的嬪妃自然是希望節(jié)節(jié)攀升,尤其是她們由貴人升為嬪位,會興高采烈,原因是不僅在宮中提到了更高的地位,還意味著擁有了三項從前沒有的特權。那么,究竟是哪三種特權呢?
一、孩子的撫養(yǎng)權
1.殘忍的分離
據(jù)清朝的史料記載,當時的后宮如果有女人誕下了皇子,一般會送去乳母那里照顧,等長大了一些,就在擷芳殿起居生活,用功讀書。地位低一些的嬪妃,如官女子,她們的孩子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如果孩子不討皇上的喜歡,那么被打發(fā)送出宮去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事就連身為貴人的嬪妃也不能幸免。當貴人的孩子出生后,雖然或許可以在乳母那里得到安置,但不能與自己的親生母親時時相見,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多么大的一處空缺啊!
除此之外,如果自己所生的孩子被地位更高的妃子抱走養(yǎng)育,那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嗎?所以,后宮的女人,迫切需要的就是對孩子的撫養(yǎng)權。于情,是一位親生母親的本能,于理,是不愿為他人做嫁衣的掙扎。
2.嬪位的撫養(yǎng)權
孩子自從一出生就與母親分離的事實,從嬪位起就改變了。嬪位以上的妃子們,不但可以在宮中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在遇到比自己地位低的女人的孩子時,如果喜歡,只要皇上不反對,抱走撫養(yǎng)也是常有的,一般都是合乎規(guī)矩的,無人非議。
雖然說在宮中的女人都是“母憑子貴”,但是后宮嬪妃一樣會為了爭寵不擇手段,有時也會用孩子做墊腳石。如果膝下無子,那么想要得到皇上的眷顧和關心,便是難上加難了。
貴人升為嬪,最重要的就是對于孩子的撫養(yǎng)權了。能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母親最真實的私心,同時也是后宮女人邀寵時最得力的手段。
二、一宮之主的權力
1.約束與被約束
常常說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但是這每一個宮苑,也只能有一個說了算的妃子。那么,在這個宮里的其他人,不論是嬪妃還是奴才,都受到她的管制。由此可見,雖然大家同為皇帝的女人,卻因為不能做這一宮之主,便要忍氣吞聲,低人一等。即使是皇帝寵愛的人,也不能不服從宮里的規(guī)矩。
這就是約束他人與被他人約束的區(qū)別,在自己的住處卻沒有話語權,時間長了,不僅會喪失尊嚴,還會將自己的恩寵消磨殆盡,這是后宮嬪妃最不愿意見到的局面。
2.“自己的地盤”
那么,誰不想擁有自己的宮院呢?據(jù)史料記載,只有嬪位以上的人,才可以獨自居住一宮之內(nèi)。例如,《甄嬛傳》中,甄嬛身為常在時只能居住在碎玉軒,這是其中的一個小別院,冷冷清清。只有她后來飛黃騰達,做了熹妃之后,才可以獨居永壽宮,成為一宮之主。
成為一宮之主后,如果皇帝再封哪個女人為貴人或者常在,就有可能搬到自己的宮里住,這樣一來,便有人聽命于自己,擁有了管教其他妃子的權力,甚至可以分得他人的恩寵。
對于后宮女人來說,能獲得恩寵才是她們提升地位的有力措施,所以從貴人升為嬪,可以獨居一宮,擁有了說一不二的話語權,還能夠加固恩寵,難免欣喜若狂。
三、安身的資格
1.漂泊無依的一生
后宮的女人來歷形形色色,不盡相同。有的是選秀時納入后宮的,如果家父是朝廷重臣,那么便還有母族人可以依靠,初次定的位分也不會太差。但如果家中遭遇變故,或者家中族人是朝廷的欽犯,那么順帶著她自己也跟著遭殃。有時候,身世的清白或者尊貴比皇帝寵愛還要牢固。
后宮的女人命數(shù)系于母族與皇帝,自然漂泊無依,若是再無子嗣,一旦失寵,就是千人踩萬人踏的泥土。所以,她們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的位分,想盡辦法也要保護自己的榮華富貴與一世平安。
若一朝皇帝駕鶴西去,那么留下滿宮的女人,自然不可能每個人都留下。有些人留在后宮,繼續(xù)享受后半生的榮華富貴,有些人則被遣出宮去,在寺廟里為國祈福,禱告先祖。那么,這些人的身份界限,就是嬪與貴人。
2.晚年生活的保障
在古代,尤其是清朝,能夠永遠留在宮里的,最低的位分就是嬪。當皇帝駕崩后,上一代的女人會被封為“太妃”“太嬪”,即使不如太后一般尊享榮華,卻也能換得晚年的安穩(wěn),不至于被逐出宮去。
除此之外,被封了“太嬪”以上的女人,都算得上后宮的長者,所以宮里的人會對她們充滿敬意,后宮的晚年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因此,當后宮的女人奮斗到嬪位時,就意味著她們有了晚年生活的保障。即使先帝在時不得寵,或者只得到了圣上一時的眷顧,但只要位分還在,她們就依舊可以保持自己尊貴的身份,過完安穩(wěn)的后半生。
總結
皇帝擁有一位正妻,即皇后,其他的妾室指的是從皇貴妃往下到嬪位的嬪妃們。當后宮的女人從貴人升為嬪位時,意味著她們的身份由通房丫頭轉成了皇帝的妾室,高人一等。
除此之外,嬪位的女人還擁有了三項特權,即孩子的撫養(yǎng)權、成為一宮之主的特權和安度晚年的特權,這三項特權是由貴人升為嬪就即可擁有的。
所以,在古代,后宮的女人由貴人升為嬪,不僅得到的是身份地位的提升,還增加了在后宮安身立命的資本基礎,難免會欣喜若狂。
從貴人到嬪位晉升的特權可以看出的是,封建社會時,就連后宮女人等級也十分森嚴,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地位,更多的就只是為了自保。時代造就了她們的無奈與卑微。
參考文獻
《清史》
《國史大綱》
《細說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