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教學理念的變化: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堅持“身心健康第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的變化具體表現現在:由注重學生的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由統一目標、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的“統一模式”向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轉變。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和專家、學生乃至家長共同構建新課程的設計者;不再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學習的“教練員”,而是一個具備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養,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
二、.教師教學策略的變化:既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也關注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與態度與價值的形成。
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只注重了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的發展。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不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也關注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與態度與價值的形成。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策略將發生轉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新的課程理念要求“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學生素質的形成,不是在整齊劃一的流水線上加工完成的。因此,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性,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評價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應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合作者及促進者,由課程計劃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構建者
(1)教師應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合作者。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裁判者,是絕對的權威。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話如同封建社會的圣旨。多年來,教師已經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總是想方設法把個性差異很大的學生統一按照自己設計的模式發展,總是千方百計地將學生雖不大規范、但完全正確甚至是有創造性的見解,統統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讓這些千差萬別的學生說話、做事如同出一轍。新的課程理念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這種合作、參與意味著平等、民主與和諧,傳統意義上的師道尊嚴將被這種民主、平等的新型的教學關系所替代,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構建的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2)教師應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角色的這一轉變,主要是指教師在評價領域的角色轉變。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的評價是區分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學生中有這樣的話:“教師的筆就是判官的筆。”在傳統的課程評價中,關注的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種面向過去的,終結性的評價,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教學的終級目標。建立傳統評價理論的理論假設是:學生的學習結果應符合正態分布,即只有少數學生是學習成績優秀和學習成績很差的,多數人只能獲得中等的學習成績。這樣,評價就變成了一種對學生的變相甑別,只有少數中學學習優秀的學生能夠體會到教育學習成功的樂趣。新課程標準主張建立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發展的、有利于體現“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定,形成學生自我批評認識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它提倡注重質性取向、有利于促進發展的評價方式,既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又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新的課程理念有效地改變了這種評價現狀,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新課程的評價推向了多元、主體、開放的方向,使課程評價不再成為學生區分等級的分割線,而是促進學生發展和提高的興奮劑。新的評價觀念和思想,不只注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注重學生發展過程的評價,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把教學過程中的教師由評價學生等級的“法官”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種轉變需要教學觀念的轉變,更需要教學行為的轉變,需要教師把這種理念創造性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讓新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評價有效地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
(3)由課程計劃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構建者。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用被局限與控制在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里,教師的教學過程只是照本宣科的過程,教材上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教師的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復制”教材內容、“粘貼”大綱要求的過程,教師只是在完成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這樣一個過程和程序,課堂教學缺乏生機和活力。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教學相長,彼此將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誠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