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郎
小學多陪,初中少陪,高中不陪!小學6年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請家長收下!
傍晚時分,我家孩子坐在對面做作業。
她 11 歲半,六年級。
和孩子班上家長聊過做作業的事兒,極少數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小學階段還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講究。
一、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覺得難?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這個難點?
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么?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體力活兒”
二、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以前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很不夠的。
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后面。
比如五年級時,學校發了一本《國學》,要求孩子們每周背誦幾首古詩,她當時最怕背誦,那怕什么我們就提前搞什么。
我就專門指導她如何學會高效背誦古詩,比如教會她發現這首詩壓什么韻,找出寫景的關鍵字詞,有時會找出配有畫面的朗誦視頻給她看,幫她理解這首詩在講什么。
總之,幫她學會花幾分鐘掌握一首詩的幾個特征,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多了,我經常會和她比賽誰背得快,當然我總會讓著她。
三、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爸爸檢查數學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會直接告訴她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她,這里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
爸爸特別重視要求她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每周會回顧本周作業的質量,比如為什么這一周數學作業甲+這么少,而甲-這么多?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
最近數學測驗,她得了99分,沮喪自己沒得100分,錯了一道很簡單的題,我們就告訴她,如果平時作業甲+較多,得100分的概率就高多了。
語文作業我只看老師上次的打分,如果不是一百分,我就會仔細看錯在哪里了。
如果是一百分,我就不管了。
我對語文學習的看法是,閱讀是基礎,我平時會花校多心思幫她物色課外讀物,她的閱讀量在班上可能排第一。
她的英語考試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基礎不扎實。
所以我花時間相對較多的就是英語,每天 20 分鐘到半小時,聽讀背每天必須都有一點成果。
語法的學習剛開始,也是計劃耐心堅持輔導,幫她建立起概念,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四、從來不幫孩子整理書包
平時我們從不幫孩子整理書包,她的書包也不希望我們碰,里面有些她自己的小秘密。
但是我會要求她用我給她買的兩個帶拉鏈的文件袋分門別類裝好課本和作業本,以及卷子和草稿本等。
每周都會和她商量她的哪些東西放在書包的什么地方,幫她養成固定放置東西的習慣。
在家也是給她準備好各種文件袋,盡可能分門別類放好各種參考書和卷子,這樣找起來就很方便。文具也都有合適的收納箱袋放置。
五、讓孩子生活變得有序
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
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晚上睡眠,鍛煉怎樣不至于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這么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怎樣的危害。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序。有序,才能專注。
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六、陪伴孩子作業的小貼士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在陪伴孩子,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方面,給予了這樣一些輔導:
1. 怎樣的握筆姿勢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這對孩子能快速完成作業和考卷十分重要。
2. 怎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注和筆記,又不至于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
3. 怎樣寫數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觀,又很快。寫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還沒思考就開始做題。
所以要求她必須打草稿,必須下筆前估算紙上空間的安排。
4. 怎樣聽懂英語老師的課堂用語。
有段時間我們發現孩子的英語書上畫滿了小人兒,根據經驗,我們知道這是孩子上課在分心,而分心往往是因為聽不懂。
一問,果然,6 年級的英語老師基本上全程都用英語講課,和5年級的英語老師很不一樣。
雖然說的都是最常用的句子,但我們孩子還是聽不懂。
于是就對此作針對性訓練,而且強化預習環節。
這樣一來,課本上的小人兒就減少了。
5. 重視預習和復習。
預習的重點在于能提出問題,從而帶著問題上課;
復習則需要找到薄弱環節,越薄弱越多投入時間復習,而且讓孩子學著把薄弱環節想得比較具體,這樣她就能夠看到問題而有解決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時間能搞定這薄弱環節,從而學會見縫插針復習。
通過長期訓練讓她牢牢把這些觀念記在心里并去指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