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ZGCZJKGLS
1. 低強度有氧訓練。常用的方法包括步行、慢跑和踏車等。運動強度一般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的50-60%,停止運動后心率應在5分鐘內恢復正常,每次鍛煉30分鐘左右,期間可穿插休息或醫療體操,太極拳等,每天1-2次。
2.抗阻訓練。主要指肌肉強化運動,運動時肌肉對抗一定阻力或舉起一定負荷的重量,如啞鈴、舉重等。中、低強度的抗阻運動可降低靜息血壓,適用于輕度高血壓的年輕人或健康狀態良好的老年人。
3. 柔韌性練習。伸展、牽伸等練習可增大關節活動范圍,如壓腿、運動健身器械上的牽拉等。
4. 神經肌肉練習。也稱為神經肌肉控制練習,包括平衡、協調、步態和本體感覺等控制技能的練習,如閉眼單腳站、太極拳、舞蹈等。
運動量多大適宜
哪些情況提示需要終止運動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立即終止運動,并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1.胸部、頸部、肩部或手臂有疼痛和壓迫感;
2.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感到頭暈、惡心;
3.肌肉痙攣,關節、足踝和下肢發生急性疼痛;
4.嚴重疲勞、嚴重下肢痛或間歇跛行;
5.嚴重呼吸困難、發紺;
6.運動測試中,負荷增加時出現收縮壓≥250 mmHg和/或舒張壓≥115 mmHg或收縮壓下降>10 mmHg。
運動后如何進行調整與恢復
運動期間請注意
1.開始運動或增加強度時,在運動前后要嚴密監測血壓,可根據血壓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物,但患者不能隨意停用或自行更改藥物;
2.運動前需熱身,運動后需進行整理和拉伸活動;
3.運動時要有意識地使全身肌肉放松,勿緊張用力,盡量不做憋氣動作。做抗阻運動時注意在用力時呼氣,可減輕心血管的反應性。因無氧運動會導致血壓上升,尤其是舒張壓上升,應禁忌進行;
4. 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好,遵循循序漸進、因人而宜的原則可有效避免肌肉骨骼損傷;
5. 每天運動時間選擇以下午為宜,一般推薦下午4-5時,以避開體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高峰。
溫馨提示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健康管理規范(2019)
【2】腦卒中健康管理
本文授權轉載自“腦心健康管理師”(ZGCZJKGLS)微信公眾號。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