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秋葵
秋葵又名
羊角豆、
咖啡黃葵、
毛茄,原產于
非洲,20世紀初由
印度引入我國。目前
黃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
查看精彩圖冊中文學名:秋葵
拉丁學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
別稱:
羊角豆、羊綠豆、潺茄
界:植物界
科:
錦葵科屬:
秋葵屬分布區域:非洲、印度、
中國目錄
基本信息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價值分析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適合人群料理方法儲存方法挑選方法繁殖栽培主要品種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營養標簽展開
基本信息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價值分析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適合人群料理方法儲存方法挑選方法繁殖栽培主要品種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營養標簽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讀音:qiūkuí
別名:(在
中國江西宜春、萍鄉和湖南瀏陽地區稱為
洋辣椒)黃秋葵(江西省南康市有稱為:廣東
辣椒)、在福建省南平地區稱為
洋茄、在
福建三明地區稱為羊角椒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一年生
草本植物,
根系發達,吸收力強,莖直立分枝,被剛毛,高1一2.5米;葉異型,通常掌狀5深裂,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鈍鋸齒,
葉柄細長;中空;花草生,色艷麗,具觀賞價值;果實為
蒴果,似羊角,長8-20厘米,綠色或紅色;種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約55克。
秋葵 詳解圖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秋葵(5張)
秋葵性喜溫暖喜光、耐熱怕寒,不僅要求光照時間長,秋葵耐旱、耐濕、不耐澇,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秋葵又名
黃秋葵,原產于
中國和
日本。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怕積水和風吹,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
編輯本段價值分析
食用價值
秋葵營養
黃秋葵做為菜品在民間以江西萍鄉為盛,
云南、貴州、
廣西、江西其它縣市也偶爾能見到。近年來,在日本、臺灣、
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在非洲許多國家已成為
運動員食用之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種子可榨油,
秋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
芝麻油和
花生油。秋葵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減肥食品之一。
【秋葵做法指導】: 秋葵可
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做色拉、
湯菜等,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鐘以去澀。 藥用價值
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種黏性液質及
阿拉伯聚糖、
半乳聚糖、鼠李聚糖、
蛋白質、
草酸鈣等,經常食用幫助消化、增強體力、保護肝臟、健胃整腸。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藥效的成分,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營養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由于黃秋葵富含有
鋅和
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
癌。加上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觀賞價值
秋葵
植株高,夏、秋開花,花大美麗,適用于籬邊、墻角點綴,包可作林緣、建筑物旁和零星空隙地的背景材料
秋葵(14張)
編輯本段適合人群
秋葵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合胃炎、
癌癥、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別是青壯年、運動員、護膚女士、男士更應該多吃;
2. 但是
秋葵屬于性味偏于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
編輯本段料理方法
秋葵
秋葵可
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做
色拉、
湯菜 等,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鐘以去澀。它的屬性偏寒涼,燙熟后蘸摻有
蒜末、
辣椒末的醬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涼,但脾胃虛寒、容易腹瀉或排軟便的人,還是不宜吃太多。秋葵加入
咖喱和其它調味料一起煮,味道便迥然不同,對秋葵不大習慣的人,不妨一試。秋葵也能生食,洗凈后冷藏能保存幾天,鮮味不減。不過,秋葵跟蔬菜一樣,因為含有較多的鉀,洗腎病患要燙過再食用。料理時,可把汆燙后的秋葵,卷上
培根,再撒點
起司粉,用
錫箔紙包覆后放進
烤箱烘烤,由于秋葵跟起司都富含鈣質,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量。
最適合的器皿:
鋁、
不銹鋼、
搪瓷器皿。
忌用銅、鐵器皿
烹飪或盛裝,你會看到秋葵很快地變色。對人體雖無傷害,味道卻會打折扣,也不美觀。
最適合的切法:整根或切半。
秋葵美食(15張)
秋葵是很有營養的一種蔬菜,尤其是里面的籽和膠液更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所以最不流失營養的吃法就是整株烹飪。如嫌太大,充其量也只能對半切開、切十字刀或切段,千萬不可切薄片或絲。
最適合的烹飪方法:炒、炸、燉。
炒,對于營
豐富的蔬菜,我們一貫提倡大火快炒,變色出鍋,因為本身鮮嫩,不用放過多調料,就連鹽也是起鍋前放。清炒或與
蝦、肉配都不錯。
炸,有營養的東西不要讓它直接過油,外面裹上
雞蛋液、
玉米粉或包上肉片、
培根之類再炸,不光內里不損,且外焦里嫩十分爽口,外面包裹東西的味道也入到秋葵里了。
燉,宜與肉類及
海鮮燉湯,這時對半切開秋葵更合適,讓秋葵的營養燉進湯里,味道滲進主料里。
編輯本段儲存方法
秋葵
秋葵在較高的溫度下,由于呼吸作用相當快速,使組織快速老化、黃化及腐敗。最好儲存于7℃~10℃的環境中,約有10天的儲存期。不可凈碎冰直接撒在果實上面,否則會產生水傷斑點。買來秋葵后要防止擦傷,否則擦傷后數小時即變黑。 最適儲存溫度:7℃-10℃。
在7℃-10℃之間能儲存10天。秋葵在較高溫度下會因為
呼吸作用加快而使組織迅速老化,黃化和腐敗。7℃以下會發生冷害。即表面出變色、斑點及腐敗。若將碎冰直接撒在秋葵上2.3天內就會產生水傷斑點。
最適合的保存方式:單獨包裝。
因為秋葵極易受到擦傷,擦傷后很快就會變黑,所以不論是在挑選還是儲存時,都要單個取放,不要擠壓。放
冰箱前最好用
保鮮袋裝好,并盡量讓它們平排躺置。
編輯本段挑選方法
1.看長度:比比你的中指。
因為基本上來說秋葵越小越嫩,一般在花謝后3-5天采摘,過遲纖維多了就失去
秋葵
了食用價值。長度為5-10厘米是最好的(人的中指一般長約8厘米,可作參考),再長的秋葵只適合留種了。 2.捏軟硬:用手輕輕捏捏,感覺不發硬,有點韌度為好。
秋葵不像
黃瓜,越硬越新鮮。相反,越硬的秋葵說明它越老,里面的種子已經發硬滯口,且肉里纖維已過多,吃起來完全沒了獨特的香味和柔嫩的質感。3.查表面:飽滿鮮艷,脊上有毛的。
新鮮的東西總是很飽滿的,秋葵也一樣,表面應平而無皺,沒有斑點和傷痕。再看色彩是否勻稱鮮亮,常見的是綠秋葵,以自然鮮綠色為好,帶點嫩黃色的更嫩,是我們的首選。表面皺縮或褪色的,就不新鮮了。而顏色發暗發干則是老了。秋葵的表面有一層細毛,這也是它鮮嫩的一個標志,如若每條脊上的絨毛都在就更好,說明沒受什么擠壓。
4.聞:清香。
新鮮的秋葵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就像下雨時你能聞到青草的香味一樣。老的和不新鮮的秋葵都會缺乏香味。
5.劃:手劃即破。
這種方法對于瓜果類是百試不爽——指甲輕輕一劃,破而有汁的就是最新鮮的。
編輯本段繁殖栽培
常用播種繁殖。4月春播,種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發芽,發芽迅速整齊。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時可進行間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濕潤。花蕾形成時、蹭施1次磷、
鉀肥。花期注意設支撐物,以防風吹倒伏。常見
葉斑病、
銹病和
蚜蟲、金龜子危害。病害發生前,可用等量施
波爾多液噴灑預防。蟲害用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殺。
編輯本段主要品種
秋葵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約1m,果實呈五角形,果深綠色,有光澤,結果多,種子中多,品質優良,產量約2000千克/667平方米。
2.新
東京5號:
日本育成,株高1.5m左右,葉片掌狀3-5裂,花黃色,荃部暗紅色,十分美觀。果長約20cm,5個心室,果深綠有光澤,纖維少,最高產量3000千克(667平方米)。
3.五福:金地農業公司供種,株高1.5m左右,節間短,葉較小,著花節位低,中早熟。
4.農友早生1號:金地農業公司供種,較五福早熟。
編輯本段種植技術
(1)播種與育苗:
秋葵適宜在土層深厚,土層疏松肥沃的地塊上種植。整地同時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土雜糞2000公斤,餅肥100公斤。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陽畦或日光溫室里播種。苗床土按菜園土、腐熟有機肥和細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見方的密度點播。因黃秋葵種殼較堅硬,所以播前應先浸種24小時,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發芽,苗齡30一40天,即幼苗3—4葉時定植。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按1米寬做畦,每畦播兩行,密度為50厘米見方,每穴播2—3粒種子。地膜覆蓋栽培可早播4—6天。當苗長出兩葉時進行間苗,每穴只留一株壯苗,4—5葉時定苗。
(2)田間管理:
秋葵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當株高40—50厘米時,應環株施1次肥,結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一二個果后每畝追尿素l0公斤。生長后期,為防止早衰,可進行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 黃秋葵比較耐旱,苗期可少澆水,開花前適當中耕蹲苗,促進根系伸展。午旱時隨時澆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濕潤,一般7—10天澆1次水。生長后期酌情澆水。雨季水多,溫度高,易導致漬水爛根,要及時清溝瀝水。 黃秋葵以主蔓結果為主,應及時摘除側枝,減少養分損耗。開始采果后適當摘去基部老葉,以利通風,減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采收:
秋葵采收的產品是嫩果。采收過早,影響產量;過遲,纖維增多,肉質老化,降低品質,甚至失去食用價值,因此適時采收非常重要。一般花謝后7—8天,嫩果長到8一10厘米時采收,可獲得最佳商品果。采收宜在傍晚進行,采收時在果柄處剪下,以免傷害枝干。采收期可從6月下旬持續到10月上旬。
(4)合理留種
留種宜選擇健壯植株的中上部果莢,當果莢由綠變黃,再由黃變褐并出現裂紋時,表明莢內種子已成熟,這時可剪下果莢剝出種子,曬干即可留作下季栽培。
編輯本段病蟲害防治
秋葵病蟲害較少,偶爾有蚜蟲、螟蟲和地老虎危害。防治
蚜蟲和
螟蟲,可用2.5%敵殺死3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2500倍液噴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際周圍灌80%敵敵畏1500倍液,或90%敵百蟲500倍液,毒殺幼蟲。連陰雨季節,枝葉出現較多病斑,可在天轉晴后,及時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編輯本段營養標簽
黃秋葵嫩莢營養成分表(每100克含量,數據來源于網絡公布):
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
可食部88水分(克)86.2能量(千卡)37
能量(千焦)155蛋白質(克)2脂肪(克)0.1
碳水化合物(克)11膳食纖維(克)3.9膽固醇(毫克)0
灰份(克)0.7維生素A(毫克)52胡蘿卜素(毫克)310
視黃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05核黃素(毫克)0.09
尼克酸(毫克)1維生素C(毫克)4維生素E(T)(毫克)1.03
a-E0.92(β-γ)-E0.11δ-E0
鈣(毫克)45磷(毫克)65鉀(毫克)95
鈉(毫克)3.9鎂(毫克)29鐵(毫克)0.1
鋅(毫克)0.23硒(微克)0.51銅(毫克)0.07
錳(毫克)0.28碘(毫克)0??
黃秋葵嫩莢營養聲稱:
秋葵
秋葵嫩莢含有豐富的果膠、膳食纖維,其果膠的粘稠狀態是
植物界非常少見的,膳食纖維的占比及其中
可溶性膳食纖維占比均是植物中非常高的。
秋葵嫩莢富含有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C、E等,尤其是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含量在目前發現的動植物中位列第一。
秋葵嫩莢還含有硒、鈣、鐵、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但含量并不特別豐富。
秋葵嫩莢粘稠液質除果膠外還含有豐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學家指稱為LM的物質(一種類似于天然荷爾蒙的物質)。如果這一指稱獲得業界廣泛認同,那么它是目前獨占其名的物種。
據有關專家研究,黃秋葵嫩莢中還含有植物黃酮,但不及其花中含量豐富(花的黃酮含量比
大豆葉子中所含黃酮高300倍左右)。
人參和黃秋葵的抗疲勞作用進行對比試驗:包括小鼠耐力實驗、耐缺氧試驗、耐寒耐熱實驗和劇烈運動后血乳酸水平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黃秋葵與等量的人參耐力作用相當,耐缺氧項目黃秋葵用量比人參大一倍時,效果相當。耐寒力的效果低于人參,但這卻相反是大量進補的優點。
秋葵
黃秋葵嫩莢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秋葵嫩莢富含的粘性物質LM(主含一種類似于天然荷爾蒙的物質)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適宜的補腎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對青壯年和運動員而言,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迅速恢復體力,當然這對所有人群均有此效果。
同時秋葵嫩莢的粘液能很好地幫助胃腸蠕動,分泌的
黏蛋白有保護胃壁的作用,并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及“三高”者食用最合適。
秋葵嫩莢豐富的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有益于視網膜健康、維護
視力,是青少年防止近視的好食材。
秋葵嫩莢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和
維生素C,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
細嫩。膳食纖維還可輕松帶走人體內垃圾,是很棒的營養減肥材料。
秋葵嫩莢豐富的植物黃酮,結合各
營養元素能促進人體全方位的自我調理,從而確保內分泌平衡、抗衰老、抗疲勞、增耐力、血液循環加快等功效。此外由于黃秋葵富含有鋅、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
黃秋葵嫩莢適合人群:
秋葵
1. 適合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弱、胃炎、內分泌失調、未老先衰、易疲勞、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便秘、口臭、上火等癥的輔助食療,對于青壯年、
運動員、護膚與減肥女士、男士、非便溏的老人多吃有益
2. 但是秋葵屬于性味偏于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孕期禁食。
(注:本
營養標簽由葵瑞公司胡小能于2010年5月30日依我國《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要求,結合相關學者技術資料、實驗室數據、食用者反饋信息整理。)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秋葵精選圖片(37張)
秋葵(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