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質——伊利股份
伊利說:
奶粉界的三聚氰胺事件
讓國產乳制品一下失去信任
但是靠進口也難以滿足國人需求
所以這10年來國家加強監管
企業自身也越來越規范
伊利憑借越來越好的產品質量
趁機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所以今天的價值股
我們來分析一下伊利
用數據說話
一、有競爭力的公司
從品牌來說,伊利算是家喻戶曉了
而且胡潤品牌排名在蒙牛之前
旗下多個品牌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而且擁有全球化乳業資源保障
能做到全過程質量控制同時
不斷推出新產品
還擁有良好的渠道滲透能力
二、產品單一,主營業務占比高
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高達98.89%
2017年液體乳占了總收入的82.56%
將近200億元
三、低投入,高產出的公司
相比于蒙牛有45億之巨的商譽
16年的計提減值讓其虧損7億
伊利目前沒有看到財務隱患
成為名符其實的“現金奶牛”
伊利2017年研發投入2億元
占營業收入0.31%,比例小可持續
2018年計劃投資126億
有助于繼續保持其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四、利潤總額高,盈利確定性高
伊利年利潤9年來年年正收益
且都一直保持高增長
從2006年的3億增長到2017年的60億
增長了20倍,公司成長性驚人
五、凈資產收益率高的公司
按照巴菲特三大財務指標
伊利ROE2009年后一直穩居23%以上
毛利率長期穩中有升
不足之處是凈利率不足10%
但從2006年2.27%上升到2017年8.89%
說明過去12年的市場地位逐漸在提升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成本受益于規模效應
所以凈利率越來越高
六、高毛利率的公司
毛利率從2006年27%提升到2017年37%
說明企業經營水平越來越高
競爭力越來越強
七、應收款少、預收款多的公司
2017年營業總收入680億元
應收款才7.8億,占比才1.1%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說明企業渠道掌控強勢,管理水平高
還有超高的預收款
從2006年的3.9億增加到2017年的41.26億
足足增加了10多倍
產品競爭力非常強,渠道掌控力也很好
八、選擇一個行業龍頭的公司
伊利蟬聯亞洲乳業第一
位居全球乳業8強
連續第四次入圍全球乳業前十
每股收益第一
凈利潤第一,遠超第二名光明乳業
營業收入第一,遠超第二名光明乳業
九、每股收益高和借款金額少
伊利12年來除“三聚氰胺事件”虧損外
余都是正收益,而且保持相當穩定
伊利股份的短期借款12年來都有
長期借款幾乎沒有
說明整體現金流沒有太大問題
十、空間巨大的行業前景
當前,國內人均乳品消費量
不足歐美發達國家的 1/5
乳品市場發展空間大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食品消費升級加快
乳品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這家從1996年上市開始算起
有23年上市經營歷史的企業
完整經歷了至少n個經濟周期的考驗
很好地活下來了,而且還發展得非常好
1992年以來就虧損了這2年
凈利潤從1996年200萬增長到2017年的60億
整整增加了3000倍,股價才漲了263倍
所以總體是一家比較理想的高成長優質公司
而且乳業算得上一個穩定的
有長期剛需的和市場發展空間的好生意模式
行業龍頭通過
以及
容易形成較深而廣闊的護城河
技術進展緩慢,幾乎不會遇到降維攻擊等形式
所以根據以上的詳細分析
伊利股份還是值得長期價值投資的
在決定買賣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
BY/
編劇:十點&半碗
財經顧問&監制:十點
導演&制作:少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