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間有必要交心嗎?這個問題,經歷過職場的人都知道,沒有絕對的答案。在錯綜復雜的職場,很多人都感受過職場政治、人際關系的不友好,有人選擇從此穿起盔甲,有人選擇淡忘,不管如何,愿你做一個職場中真正的智者。本文3051字,預計花8分鐘讀完,看完或許你會有不同的答案。
來源 | 智聯招聘(ID:zhaopin-com)微博上關于“同事間有必要交心嗎?”的話題引起眾議。
“成年人的社交都會默契保持距離,彼此慢慢試探,若是察覺到對方并沒有進一步成為好朋友的意思,就快速止損。”在職場,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孤島,工作上需要得到同事的支持和幫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情感上需要同事的欣賞和認可,找尋志同道合的朋友;內心不愿孤獨又怕真心錯付。在人際關系錯綜復雜的職場,我們一遍遍去試探,以便拿捏好社交的安全距離。關于職場交心的話題,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賀涵說過一句很剛的話:“你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驚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韜光養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業績,任人評說。當你有了成績,自然會有人主動成為你的伙伴。”作為職場人,需要理性去看待交心這件事,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分析職場交心背后隱藏的成本,匹配自己內心的社交需求,便能淡然從容面對交心這件事,如魚得水般游歷于職場。職場交心,是一場宏大的背調
“我不想在工作之外的時間看到任何一個同事或領導的信息。”這樣的聲音我們都很熟悉,相信說這些話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踩坑或跳坑的經歷。感受過職場政治、人際關系的不友好,這讓他們如臨大敵,時刻穿著盔甲防范著突如其來的傷害。白帆是某集團公司的行政經理,性格開朗,為人和善,經常沒事就喜歡跟同事聊聊天,深得同事喜歡。可這才入職5個月,就被部門總監約談,委婉暗示他要做好離職安排。在總監的含蓄提示下才知,原來行政前臺那個漂亮的小姑娘是老板的侄女,而他在小姑娘面前為表現自己的優秀,說了許多對老板不利的話。本以為能收獲小姑娘的芳心,沒想到收到的卻是離職信號,這就是沒有做好背調就亂許“芳心”惹的禍。在沒有搞清楚同事的背景情況,就急于托付真心,終究只是錯付。公司有位小男生,其貌不揚,高中學歷,但貌似所有部門的領導跟他關系都非常好,甚至偶爾還會送點小禮給他。百思不得其解,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情人才告訴我,這個男生是老板兒子的鐵哥們,大家都是通過他進行信息的傳遞和輸出。摸清同事的實際情況,理清關系的來龍去脈,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才能不動聲色、波瀾不驚去處理好關系的尺度,避免真心的錯付。▲ 長按掃碼,分享朋友圈
職場交心,這3大成本,你一定得懂
眾所周知,工作時間在人生中占比至少三分之一,我們與同事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與家人的相處時間,能在工作中交到真心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職場同事的綜合素質和認知水平是參差的,摩擦也是常見的。情緒就是在人際互動中產生的,與正面的人相處,快樂的工作,得到的就是“情緒收入”;與負面的人為伍,焦慮揪心地工作,得到的就是“情緒成本”。在職場付出真心后,會不自覺得地模糊工作中與對方相處的角色,你的期望值就會升高,希望對方能在某項工作上幫助你,隨之而來的“情緒損益表”便會因你的患得患失而動蕩起伏。一旦對方給予你否定,你的情緒會產生巨大的內耗,勢必沒辦法集中精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身處職場大環境,充滿競爭和利益牽扯,處處都在做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產生“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當我們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而不得不放棄另外一種可能的事情或物體,而放棄的事情和物體的價值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舉個例子,我和同事小陳是好朋友,領導安排小陳做一份PPT文件要求2小時內完成提交,按照小陳的常態水平,他需要至少4個小時完成;而若把這個PPT給我做的話,只需要1個小時完成,那相比較來說,小陳當然希望作為好友的我可以幫扶一把。而若我把小陳的活接過來,我自己手上有個10萬的項目訂單需要在2小時內跟進,那我幫小陳做PPT這件事的機會成本就是5萬。遇到這種情況,幫自然可以穩固友情但會提高機會成本,不幫就會造成關系的嫌隙,過后就再也不可能晉升為有深度關系的朋友。投機是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擇手段,可以急功近利、可以巧言令色或者阿諛奉承,甚至通過犧牲他人利益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小何是公司的采購員,供應鏈專業知識扎實。在降本增效方面時常會有好的想法,他都會與同部門的小徐分享,兩人交情甚好。在一次采購系統大會上,小何被領導點名匯報,結果他不善當眾表達,支支吾吾,表達缺乏邏輯性。這時小徐站起來補充,很有條理地做了匯報,并特意強調這是他調研兩周得出的結果。這讓小何大跌眼鏡,明明是他前天才與小徐討論的觀點,何時變成小徐調研的結果?我們常說職場如戰場,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不同類型的人,職場中同事關系是市場規范下的關系,而不像生活中的朋友是社會規范下的關系,市場規范下聚集起來的同事,具有競爭性和強制性。在這種環境下的交心,就像資本市場投機一樣的道理,成功的概率太低,更大的可能是損失慘重。3
職場無需“宮心計”
但你也別“傻白甜”
在電視劇《我不是精英》中,鄧家佳飾演的韋晶入職BM大公司,總是拎不清狀況,抓不住工作重點,也分不清匯報關系,為了和老員工做朋友,得到他們的認可,經常被欺負也照單全收。劇中有個橋段,老員工讓她去清理雜物間,貨梯不讓用,她穿著高跟鞋把箱子從三樓搬下去,累得氣喘吁吁。“職場靠的是能力不是體力。我花8000元工資不是讓你干保潔和搬運工的活,你要搞清楚,你的工作內容是什么。”職場中遇到三觀相合的同事,當然可以交心,但要有清晰的底線,注意言行舉止不越界,有些禁忌千萬不要去碰。如千萬不要議論和吐槽別人,更不要跟同事抱怨自己的領導和老板,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說不定某天你說的話就成為別人攻擊你的武器。但也不必謹慎過度,日常可以聊聊娛樂八卦、家長里短的話題,談談近期自己看的書籍和電影,同樣也能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把工作和個人情感做好歸類,在工作拍檔時大家是好同事,工作之余大家是好朋友,一舉兩得。職場并不是洪水猛獸,日常工作中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宮心計”,只要你別太傻白甜,還是可以和同事交心的。愿你做職場的智者,心存善念、真誠溫暖地去面對每一位同事,慧眼如炬地看穿劇情外的戲碼,終將交到真心的朋友。
作者:棠雪,來源:智聯招聘(ID:zhaopin-com),插座學院經授權發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