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枳實(shí)導(dǎo)滯丸、木香順氣丸三種中成藥均能和胃;檳榔四消丸。
保和丸和枳實(shí)導(dǎo)滯丸都屬于消食化滯類中成藥,長于消食積,都具有消食和胃,導(dǎo)滯之功效。
保和丸:適用于一切食積內(nèi)停證,癥見胃脘脹滿,腹痛便結(jié),其氣臭穢,噯氣吐酸,嘔惡厭食等,藥力較緩。
枳實(shí)導(dǎo)滯丸:長于治療濕熱型食積,胃脘灼熱腹?jié)M,惡心厭食,小便色黃,大便失常。
木香順氣丸:理氣藥中的行氣類藥物,長于行氣滯,其具有舒暢氣機(jī)之功,適用于氣郁濕滯證,癥見脘脅脹痛,打嗝,食欲不振,情緒抑郁,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膩等。
檳榔四消丸,消食導(dǎo)滯,行氣瀉水。用于食積痰飲,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秘結(jié)。
保和丸
藥物組成: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
功 效:消食和胃。
功能主治:食滯胃脘證
胃脘部痞塞,滿悶不舒,脹痛,打嗝兼有腐臭味,且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間,未及吐出又復(fù)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惡食,或大便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zhì)稀溏,甚如水樣,其氣臭穢,舌苔厚膩。
適宜人群:脾虛食滯者不宜用;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yán)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脾虛食滯:脘腹痞悶,食欲不振,食入難化,身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不成形。
使用注意
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bǔ)性中藥;
3、本品為攻伐之品,不宜長期服用。
枳實(shí)導(dǎo)滯丸
藥物組成:枳實(shí)、大黃、黃連、黃芩、六神曲、白術(shù)、茯苓、澤瀉。
功 效:消導(dǎo)化積,清熱利濕。
功能主治:濕熱食積證。
脘腹脹痛,下痢泄瀉,不思飲食,或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
適宜人群:久病正虛、年老體弱以及婦女胎前產(chǎn)后均應(yīng)慎用。
使用注意:
1、虛寒痢疾者忌用;
2、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暴飲暴食。
*虛寒痢疾:大便次數(shù)增多,腹痛,感覺急需大便而無法順利排出,腹部隱痛,喜溫喜按,痢下赤白清稀,形寒肢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
木香順氣丸
藥物組成:蒼術(shù)(炒)、厚樸、陳皮、甘草、木香、香附(醋制)、檳榔、枳殼(炒)、青皮(炒)、砂仁。
功 效: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功能主治:氣郁濕滯證。
胸膈痞悶,脘腹脹痛,惡心嘔吐,打飽嗝,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膩。
適宜人群:對氣機(jī)郁滯,肝氣犯胃的胃痛竄走者效果好,不適用于其他證侯的胃痛。
*肝氣犯胃:脘脅脹痛,噯氣、吞酸,情緒抑郁等。
使用注意:
1、適宜于空腹溫開水送服;
2、本品孕婦慎用;
3、服藥期間,飲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膩食物;
4、本藥為香燥之品組成,肝胃郁火胃痛痞滿者應(yīng)慎用。
*肝胃郁火:反酸嘈雜,胸骨后灼痛,兩脅脹悶,心煩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結(jié)。
瀉痢固腸丸西黃清醒丸香蘇正胃丸通樂顆粒沉香化滯丸調(diào)胃丹
檳榔四消丸處方:
檳榔200g 、大黃(酒炒)400g 、牽牛子(炒)400g 、豬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靈脂(醋炒)2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