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近年來,隨著中國航天各項工程屢創佳績,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不止一次表態想要與我們建立實質合作關系,但卻受制于該國8年前的一則“禁止與我國進行任何形式航天合作”的法案。
嫦娥探月工程
一紙禁令無法阻擋中國航天星辰大海的夢想,比如中國航天38萬公里外的“嫦娥探月工程”已經成為繼阿波羅載人登月之后最大規模的探月行動,迄今為止已經成功發射3顆月球任務衛星、兩艘月球軟著陸飛船。
美國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十年前他們也發射了一顆重量達1.9噸的LRO月球勘測軌道器,該探測器是美國重返月球任務的先導星,旨在繪制高分辨率月面圖,綜合考察月面輻射環境,作為一顆月球極軌衛星LRO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尋找月球水源。
LRO月球勘測軌道器發射
自阿波羅17號以來美國人已經將近半個世紀沒有實施過月球軟著陸任務,而中國已經成為21世紀唯一在月球連續成功進行兩次軟著陸的國家。就在全國人民歡度新春佳節之際,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打破了玉兔一號行駛記錄,并迎來了第二個月夜休眠周期。
早在嫦娥四號發射之前美國NASA就與中國航天溝通,希望沖破阻礙與我國進行聯合月球探測,任務目標就是用LRO衛星對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行動進行成像探測,其用意主要有兩點:
美國NASA負責人吉姆·布里登斯廷
第一,嫦娥四號著陸月球時反推發動機點火會激起大量月塵羽流,而月球是微重力環境,這些月塵會揚起至很高的高度久久不會消散,美國LRO衛星可以對月塵進行探測分析,有助于其尋找月球水源的科學目標;
第二,由于長達半世紀沒有進行月球軟著陸行動,美國需要基于新的工程技術條件設計新的月球飛船著陸器,在對嫦娥四號降落成像時也可以觀察該著陸器的設計科學性,用以改進美國月球飛船著陸器。
嫦娥四號落月激光三維成像
要知道嫦娥四號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難度最高的登月行動,此前人類所有月球著陸器都是在平坦的月球正面著陸,而嫦娥四號著陸的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區域密集分布著各類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對嫦娥四號著陸器的智能避障系統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考驗。
航天器落月難就難在最后一分鐘,此時地面已經無法干預只能依靠測月雷達和計算機進行實時處理。比如阿波羅11號在最后一分鐘時由于自動降落系統計算能力有限差一點就砸在了月球環形山上,最后時刻還是宇航員接通了手動控制系統才得以實現人類的首次載人登月行動。
嫦娥四號落月效果圖
事實證明嫦娥四號星載系統經受住了月背復雜月貌環境考驗,為我國未來載人登月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工程基礎。
在經過兩國決策部門協商溝通后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相互通報了探測器的軌道數據,但遺憾的是當嫦娥四號進行月球背面軟著陸時美國LRO月球勘測軌道器并沒有處于最佳觀測位置,因此該任務計劃以失敗告終。
嫦娥四號降落時激起的月塵羽流
雖然LRO探測嫦娥四號月塵羽流的計劃失敗了,但該衛星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軌道調整對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進行過頂成像拍攝,并于近日公布了成像畫面。
美國LRO衛星對嫦娥四號成像
正如前文所說“科學無國界”,中美兩家航天部門在進行深空探索活動時或多或少都會招致一些流言蜚語,比如前不久就有人質疑嫦娥四號的真實性,因為他們發現巡視器行進路線上有白色粉筆印記。美國NASA對此類陰謀論調著實是感同身受,第一時間出面公布了嫦娥四號落點照片,力證嫦娥四號確實登上了月球背面,那些白色印記不過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光。
玉兔二號巡視器白色反光
在十年運行期里美國LRO月球勘測軌道器不僅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進行成像拍照,同時也成功拍到了阿波羅11號、12號、17號登月飛船遺址。
LRO衛星拍攝的阿波羅11號登月遺址
在浩瀚星空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但只要我們能精誠團結持之以恒發展下去,終有一日人類一定會登上更遙遠的星球。地球是我們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都在搖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