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冬天才手涼腳涼,為什么教你常年手腳冰涼?是血液循環不好嗎?
很多人都有過手腳冰涼的情況,尤其到秋冬寒冷季節,癥狀更加明顯。
有人認為是自己的血液循環不好,也有人認為只是因為天氣涼或個人體質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手腳冰涼究竟是天氣的原因,還是疾病惹的禍?該怎么緩解呢?
首先,手腳冰涼是不是病,要看原因!
在寒冷環境下,當皮膚的溫度感受器感受到寒冷之后,手和腳的末梢血管會收縮,讓更多的血液流向內臟來保證內臟的供血,導致流向四肢末端的血液減少,因此手腳會變得冰涼。
這種因寒冷引起的手腳冰涼不是病,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不需要治療,但是以下這幾種手腳冰涼很可能是生病信號,需要引起重視!
信號一: 在有暖氣的屋子里,手腳在被窩里還是一晚上都暖不過來。
信號二: 身體御寒能力差,即使穿的比別人多仍然手腳冰涼。
信號三:手腳冰涼的同時掉頭發或是記憶力衰退,肢體麻木或有刺痛感,出現疼痛、灼熱,或是手指和腳趾發白。
出現以上幾種情況,最好到醫院確定手腳冰涼的原因是否是疾病引起,早診斷早治療。那么哪些疾病會引起手腳冰涼呢?
雷諾病
雷諾病又稱肢端血管痙攣癥,是一種遇冷或情緒緊張后出現肢端缺血癥狀的疾病。
患有雷諾病的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情緒激動或緊張后,會出現手指末梢麻木、發涼和刺痛的癥狀。
外周動脈硬化
外周動脈硬化是指除心臟、大腦以外的血管發生的動脈硬化病變,常發生于腿部。60歲后高發,且男性多于女性。
外周動脈硬化會導致外周血管變窄甚至堵塞,得四肢血流減少,引起肢體麻木、疼痛、膚色蒼白、手腳冰涼。詳細了解戳→走幾步就累?小心你腿部的血管可能堵住了!4個妙招教你自查血管情況!
心臟疾病
心臟患有疾病(如冠心病等),由于循環血量減少,手和腳的末梢血液供應不足,也可出現手腳冰涼。
腎功能疾病
若本身有腎臟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導致了腎功能受損,也會降低全身的有效血流灌注量,影響血液循環,造成手腳冰涼。
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功能衰減導致的新陳代謝低下,會使機體產熱顯著降低,也有可能是手腳冰涼的原因。
胸腺機能減弱
胸腺是體溫調節的主要器官,若胸腺機能減弱時也可能引起手腳冰涼。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四肢血管收縮和舒張異常,從而引起手腳冰涼,多見于體型瘦小的女性。
貧血
有些貧血患者由于血紅蛋白較低,也會引起四肢供氧不足,進而出現手腳冰涼。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手腳冰涼,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另外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小妙招可以幫助緩解。
1. 多運動
經常運動的人很少會出現手腳冰涼現象。適當多運動,有助于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強手腳的鍛煉,改善手腳冰涼的現象。
2. 常泡腳
睡覺之前用熱水浸泡手腳,不僅能促進血管末梢的血液循環,而且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3. 不穿緊身衣褲
緊身的衣褲過于緊繃,同樣會讓血液流通不暢,導致血液循環緩慢,所以穿衣要注意松緊。
4. 少吃涼的食物
涼的食物會直接刺激人體,消耗熱量使手腳冰涼,因此寒冷季節最好多吃溫熱的食物。
5. 做好保暖措施
多穿衣做好保暖措施,核桃相信這點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