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 晴天 星期三
當一個人的能力和地位在不斷攀升以后,這時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自己忘記初心。
師為我們分享,當時他在任之堂學習時,因為寫書而小有名氣,有很多十方的仁人志士便給予老師饋贈,但是師都沒有輕易接受。他只以努力修習,提升自己的醫技和文筆為目的。
師形象的比喻,就像放大鏡在聚焦到一點的時候,自然就會火了!人亦如此,當志向只專注于一點的時候,必定能有所成就。
師名言:“能夠給人沾光,常比沾別人光幸福!”
師說:“人生最難得的有兩件事情。學業無成時守住初心不退,學業有成時守住初心不散。”
這兩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內心,自己是否抱著自己的初心一直堅持不懈著?而當外在的一切利欲熏心之事降臨時,我是否動搖過自己的初心?
時時拿師的這兩句話來警戒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昨天,師為我們講解了專門對治干燥眾生的麥門冬湯,它是一首滋陰降逆潤燥的神方。從它的組成中,能看出,這是一首能夠同時滋潤脾胃和心肺的方子。
凡是那些心火無煙日日燒之人,氣得七竅冒煙,怒得五雷轟頂,眼神中都帶有嗔恨的,皆是麥門冬湯的主治范疇。
若是熬夜或玩手機,過度用眼導致的眼鏡干澀,以麥門冬湯加枸杞子、菊花。肝開竅于目,枸杞能補肝陰,并將麥門冬湯的滋養傳輸至肝,則眼不干燥。但光如此還只是治標,真正治本得從情志上下手。
凡是眼睛干澀之人,不單是外在環境因素,更是他內在的這股怒火燒的太旺盛所致。所謂心火無煙日日燒,那些常生憤怒之氣,連眼神里都帶有怒火的,這才是眼睛干燥的病機。所以保護眼睛,更要從戒怒,平熄怒火做起。
若是老年人皮膚干燥,甚至瘙癢,晚上都因此輾轉難眠。此是人老津液衰少,加之體弱血虛的表現。以麥門冬湯滋補陰津的同時,亦能令血液充足,因津血同源。以此則血行風自滅。師治療石印村一老人皮膚干裂瘙癢,以此方合四物湯,津血同源,可潤肺,不過五劑便愈。
若是慢性咽炎,咽干口燥,喝水都不解渴的,以麥門冬湯加枇杷葉。因人肺氣不降,火氣便上升,沖至咽喉,導致咽炎。
師為我們分享,在任之堂時,余師特別擅用枇杷葉對治一切炎癥。師格物此機理日久,終于悟透。
一到夏季,天氣就很炎熱,所以炎為夏季之象。而一進入秋天則轉涼,天氣則變干爽。故由此可知,要想消炎,則令其進入秋天便可。而枇杷葉,則是能制造秋涼的一味藥,它是一味秋風薦雙之藥。以此來治療夏之炎癥,便輕而易舉。
曾師治療一例庵背村的老人,大葉性肺炎,咳嗽還帶血,其肺里有火。以千金韋莖方加枇杷葉,不過半月便愈。便是運用了此理。
師還有一招,估計大家聽了都會匪夷所思。師以麥門冬湯合四逆散,成功將一例膽結石患者,不過半月便痊愈。這是何理?別急,師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了。
師觀察自然,發現在劉屋橋這段的龍江水,其中的石頭是會走動的。尤其是下游,如果不經常排污, 那日久石頭堆積,便會形成瘀堵。而石頭為什么會走動?
水大則動石,水少則石不動。有一個成語叫“急流漂石”。當水流很急很大,則石頭亦會跟著漂走。對應人體,若是能泛起波濤洶涌,則小小的結石,要被清走不是輕而易舉嗎?那么,如何能讓身體發大水呢?
師以麥門冬湯滋養陰津,令身體津液充足,結石自然就松動了。而四逆散能疏肝利膽,因肝主疏泄,有將軍之威!它能將松動之石推蕩至體外。這對強強聯手,真乃專治結石神組合,專排污垢妙搭檔!
這是仲景方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的治法。而師通過自己的體悟,從大自然中比類取象,太厲害了!
一位普寧來的六十來歲的爺爺,看起來身強體壯的。一將手放到脈診上,一看,手臂上滿是大大小小的腫塊。他自述,原來是脂肪瘤。
師為他診脈,他便問:“醫生,你看這脂肪瘤要吃什么東西好啊?”
師笑了笑,說:“你不應該問我吃什么好,而是要問應該少吃什么好!魚生痰,肉生火,青菜豆腐保平安。平時肉類要少吃,尤其是晚上不要吃肉,因為晚上屬陰,不容易消化。晚上就多喝小米粥,還有薏米水。以前我治療一個跟你一樣脂肪瘤的,喝半個月薏米水,加日行十公里赤腳就好了。”
師說,脂肪瘤乃肝氣郁結產物,四逆散主之。炒薏苡仁50克,茯苓30克,為其利水化濕。凡是包塊,結節,皆有氣血阻滯的因素。再加痛癢三藥,為其將周身的血脈暢通。菖蒲、郁金,為其開竅解郁。又加入生脈飲倍力氣,排濁。炒萊菔子以化痰消結,令其腸通腹通。
師說:“茯苓、薏仁,能讓瘤脂分化從小邊膀胱排,萊菔子能讓瘤脂從大腸大便排。”
處方如下:
柴胡8g、白芍10g、枳殼10g、炙甘草5g、炒薏苡仁50g、茯苓30g、丹參20g、菖蒲5g、威靈仙5g、郁金5g、黨參10g、麥冬5g、炒萊菔子15g 五劑
他又滿面愁容地問:“醫生,這個會不會化?”
師相當自信的說:“當然可以化!只要你堅持每日早睡,少喝冰凍飲料和涼冷的食物,再加每天赤腳走路七公里,運動出汗,臟腑自然就會通暢。天天一身汗,疾病靠邊站。半月不出汗,拼命找藥罐!”
他聽了,若有所悟~
評按:夫子站在江川上,會感嘆時光飛逝,倍加珍惜當下。我站在龍江橋上,卻看到了麥門冬湯!
江水流通,則污穢下行。江水閉塞短少,則邪濁堆積!
我每見天降甘霖,江寬水流順流而下時,天格外清,水格外綠,空氣格外清新,心情格外愉悅。
突然之間,我想到張仲景當年制造麥門冬湯時,一定是置身天地之間,雨后如新,江流河滿,清升濁降,萬物復蘇,生機盎然!
天空中有氣流,所以藥中有人參;
天空中有紅霞,所以藥中有紅棗;
天空中有霧露,所以藥中有麥冬;
天空中有烏云,所以藥中有粳米;
所有的氣流云霧,都要從天而降,下入大地,流經百川,歸入東海。而半夏配甘草,就是將氣血津液由半夏降下到大地甘草土壤的過程。這樣久旱得云雨,污穢得沖流,何患干燥不愈,濁陰不去!
人參補氣之主,大棗補血之主,麥冬滋陰圣品,粳米養液奇物。四大金剛一聯手,氣血津液跟我走。加入半夏主下降,調和甘草脾胃好!
這湯方豈是簡單滋陰潤燥湯,它簡直就是養五臟之真,讓氣血津液充滿發大水。借助半夏降入陽明水谷之海,讓五臟六腑如雨后春筍,十二經絡似春風綠柳。自然臟氣條達,腹腸滋養,又何病之有!
方能解到這地步,你們還有學不會的經典嗎?你能想到它為何能沖擊結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