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色可居仙》
千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云半間。
昨夜云隨風兩去,回頭方羨老僧閑。
一、繪畫技法要點:
1.在刻畫山石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外輪廓線條的轉折頓挫。
2 披麻皴注意線條錯落交搭,中鋒行筆,要有疊壓的關系。注意整個墨色的過渡。
3樹干整個的姿態要把握的靈活一點。
4枝干要畫的挺拔,走筆的力量感要稍微再強一點,注意整體去畫,注意用墨要有濃有淡,注意疏密關系。
5紅色楓葉片在畫的時候注意一下,疏密聚散。顏色要由濃到淡的有一個過度。
6小樓閣注意結構比例的把握。墨色中等.用筆要靈活。
7點景人物注意比例關系,注意衣服紋理的疊壓關系。
8山石染色:最開始山石下半部分用赭石暈染,石頭的上半部分染花青+藤黃色,兩種顏色要融合。
二、繪畫技法要點:
紙張尺寸:外方38*38 內圓生宣33*33
毛筆:兼毫毛筆大號,小號各一支,小紅毛勾線筆一支 。
國畫顏料:赭石、花青、朱砂、藤黃。
三、步驟圖:
~~~~~~~~~~~~~~~~~~
《曉行望云山》
一、技法要點:
1、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夏山蒼翠,云水縹緲的場景,一白衣人泛舟湖上宛若世外謫仙;
2、先以重墨雙勾形式勾勒主體樹干,繼續勾勒出山石的輪廓和主要脈絡,注意前實后虛,墨色濃淡;
3、山石皴法多變,以披麻皴為主,輔以亂柴皴、小斧披皴,然后以重墨點苔,注意疏密組合關系;
4、樹葉由藤黃調花青用大小混點畫出樹葉層次和輪廓;
5、山石先自下向上鋪寫淡赭石,再用三青調少許三綠畫亮部,注意塑造虛實,主體山石顏色可以重一些。
二、繪畫工具:
顏色:藤黃、花青、赭石、三青、三綠;
毛筆:中號狼毫一支、中號兼毫兩支;
紙張:38cm*38cm生宣卡紙。
三、步驟圖:
~~~~~~~~~~~~~~~~~~
《小橋流水人家》
一、繪畫技法要點:
1、這是一幅現代寫意風景作品,描繪得是白墻灰瓦的江南水鄉,作品致敬已故藝術大師吳冠中先生。用稍大狼毫筆畫出層次豐富的白墻灰瓦的建筑,可以先從中間偏右方的石拱橋部位開始入手,大小及位置確定好了之后,再由左右兩邊同時去畫,這樣整幅作品的構圖即安排得當。畫的時候要注意房子彼此之間的高低錯落,墨色要兼顧好濃淡干濕的靈活運用,用筆要虛實靈活結合;
2、整個畫面要兼顧好疏密對比,近處的房屋稍大,遠處的要小一些,細節也同時要概括一點。左下角的柳樹刻畫的時候,用筆要簡練概括,塑造出其大體的形態即可;
3、畫兩只小船,要在角度、大小、位置等方面區別開,小船的造型要簡單概括,不要拘泥于細節。用淡赭墨色將白墻斑駁陸離的質感簡練概括地塑造出來,用筆要虛實結合,充分的利用黑白對比,塑造出來一定的空間感和層次感。接著調入淡墨及少許花青均勻平涂天空,趁濕用稍濃墨色以簡練概括的用筆畫出天空浮云,要塑造出一定空間感。最后用相似的顏色畫出水面中的倒影,用筆上實下虛,水中的倒影要粗細長短不一,不要過于整齊。用三綠調少許赭石渲染柳條,其間點綴少許紅黃藍色點,表現其后方豐富的細節色塊。用曙紅、藤黃、花青、三青等靈活點染,塑造石拱橋及船上、石階上的人群。用花青、赭石及少許三綠以極寫意的筆法,靈活皴染出房基石塊的質感。最后在畫面左下方落款鈐印成畫:己亥冬月三石制;
二、繪畫工具:
工具:墨汁、毛氈、筆洗、白瓷盤;
毛筆:小號及中號狼毫筆、小中大號兼毫筆各一支;
紙張:生宣卡(33㎝×33㎝);
顏料:三綠、三青、赭石、花青、曙紅、藤黃。
三、步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