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白描畫線之后,我們可以來對白描稿進行著色,這個著色的過程也就是工筆畫中的染色,工筆染色會有一些基本的技術,掌握這些基本技法,就可以對白描稿進行染色著色了,最終完成一件彩色的工筆畫作品。最后附老師的染色練習視頻。
下面我們主要是來談談工筆畫的基本染法和相關的幾條重要技法。
1、平涂
在一定范圍內均勻填涂某一種沒有濃度變化的色彩,稱為平涂。工筆畫的基礎技巧之一。
如本圖所示竹子的正葉即為平涂淡翠綠色,反葉是平涂淡汁綠色?;緵]有任何濃淡變化,色彩也不能超出物體的輪廓墨線以外。色塊要求勻凈整齊。
2、分染
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清水,色筆在紙上著色以后,再用水筆將色彩洗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為了和統染有所區別,我們通常將小面積、局部的、較為細致刻劃的渲染稱為分染。
如本圖所示竹葉部分進行了分染,這一步已經留出左右的水線,每片竹葉的色彩都互相不混淆,畫面慢慢的就細致起來了。
分染講解視頻
2、統染
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如本圖所示竹葉目前就是用淡花青進行了統染,主要就是根部往尖部大面積統染,根部的主筋附近沒有留水線,統染其實就是一種大范圍色調的渲染。
3、罩染
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并局部渲染。
如本圖所示竹葉最后表層的翠綠大面積平涂,到達葉尖部分以后,淡淡染開,就是罩染的處理手法。
罩染講解視頻
4、提染
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如本圖所示,竹葉的根部局部加深,底層竹葉用墨青色小面積濃色加重,就是提染的畫法。
5、烘染
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如本圖所示竹葉的周圍用淡綠色大面積烘染,讓物體不會顯得過于孤立,增強物體和背景的聯系。也可稱之為“襯染”或者“托染”。
6、點染
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方法。
如本圖所示的坡地和雜草即為點染法所繪。此法妙在生動自然,帶有一定的寫意筆法在其內,能讓畫面顯得活潑不呆板。
7、斡染
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水筆在色塊的四周旋轉,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采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尤其是反瓣根部的著色也時常會采用此法。
如本圖所示最上層的幾片牡丹反瓣的曙紅色就是集中在花瓣中間,由中間往四周逐漸淡去,就是采用了斡染的筆法。
8、醒染
在罩色過后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如本圖所示竹葉在罩染翠綠以后,底層葉面暗處略微發悶,此時可用中墨略略提染最暗處,引出底層的墨青色,此步驟就是醒染。
9、接染:用兩支或兩支以上的筆蘸不同的顏色畫出物體不同的深淺色相,然后用水筆或者另外的色筆趁濕潤的時候將顏色接染融合在一起。常見于沒骨畫法或者背景上比較虛一些物體的處理。
如本圖所示的遠景荷葉即用淡褐色和花青以及墨綠色接染而成。此法如運用適宜,畫面濕潤自然,氣韻生動。
10、復勒
設色完成以后,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如本圖所示竹葉的反葉和枝梗部分用淡胭脂再次勾勒,透出淡淡的紅暈,線條部分也會顯得滋潤許多,即為復勒的功效。而正葉中間短主筋的濃胭脂提勒,則起到提神的作用。
11、水線
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采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如本圖所示牡丹葉片上緊貼主筋的那條亮的色帶就是水線,描繪適宜能帶來很好的裝飾美感并能增加葉片的厚重感。
12、立粉法
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同時豎立筆中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出紙面1毫米左右,等待干了就會形成兩邊高中間凹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如本圖所示梅花的花蕊即為立粉法為之,花蕊的體積感和視覺效果都很好。而僅僅單純用普通粉黃色平平的點一下是無法顯示這種效果的。
染色練習講解
染色練習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