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時,是世界強國之一。從經濟到文化,盛唐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資料,自然,也少不了故事。
唐朝共計289年,民風開化,民俗包容。生逢盛世,真的是三生有幸
歷數盛唐,才子輩出,百花齊鳴。
《唐妞帶你游大唐》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一套漫畫唐史的兒童科普繪本。從兒童的角度出發,用語簡潔易懂,配有可愛的繪圖,介紹了博物館內來自絲綢之路上的寶物。
唐朝開創了“貞觀之治”,重視百姓口碑,選賢任能。為唐朝造就了一個非常好的經濟開端。
民富國強的大唐帝都,長安,常年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學者。
其中就有西域的王子,胡哥。他們長期生活在長安,雖然喜歡當地文化,但是離家千里,也難免思念親人。所以當時居住在長安的那些外地人,也時常演奏自己家鄉的樂曲,以解相思之苦。
所以,盛唐時期的音樂也會借鑒其他地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音律,為傳統的東方神韻增加了一些新奇的色彩。
唐朝的瓷器燒制曾達到一個頂峰。
因為當時國力雄厚,生活穩定。很多文人或匠人都對藝術有著很高的追求。瓷器便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器皿。通過水路和絲綢之路運往歐洲各國,得到了皇家宮廷的喜愛,所以,瓷器在唐朝有著很高的商業地位。
其中博物館收藏的一款“白瓷雙龍柄壺”即吸收了外來瓶子的特點,也保持了唐代皇家文化的特色,是一款彰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性瓷器。
也有很多西方的藝術家,借鑒唐朝的文化元素,在陶俑上面增加異域名族的特點,燒制而成的彩繪,很有意思。文化的交流除了商品,也體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說佛教。
樂僔和尚第一個在敦煌的鳴沙山開鑿出壁窟后,就有了很后來者的效仿。這種修行持續了千年以后,石窟群內的壁畫精彩絕倫。無數個神仙故事在這里留下了斑斕的色彩。
甘肅接近玉門關,“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玉門關曾經被無數文人思念、吹捧。但是玉門關也是落寞和寂寥的。從這里出去,就是真正的西域了。
在大片的沙漠中,雖然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景,但是面對千里黃沙,駱駝都會走瘦,何況是人。
所以,唐朝時期那些行走沙漠的商隊和旅人,都帶有極多的干糧和水。而盛水的容器也就成了即實用又美觀的藝術品。
唐朝,有很多東西通過不同的路,源源不斷的運到世界各地。然后商隊和船隊又會從世界各地帶回不同的風物和才情。
開化,大概是讓唐朝收益最多的一種風俗了。
到現在,國門之外,還矗立著鑒真和尚修建的招提寺,也有很多地方的傳統服飾上面依稀留著大唐的影子。
在那個保存和傳播技術都不發達的時期,歷史卻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藝術和文化瑰寶。了解歷史,少年可以更自信,成年可以更珍惜。
風華大唐,千年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