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從上文中可知漢武帝是能夠和秦始皇相提并論的皇帝。眾所周知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華大地的,隨后他又對度量衡、文字、錢幣進行了大統一,加快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的步伐,在歷史上他的貢獻可是數一數二的。劉邦是秦始皇之后的第一位農民皇帝,可以說開創了農民也能當皇帝的先河,他都沒能和始皇帝平起平坐,為何漢武帝可以和秦始皇并稱秦皇漢武。
其實,秦始皇的大統一僅僅是把六國的土地集中在了一塊,而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現代疆域版圖的卻是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不僅加大了對匈奴的驅逐,同時還不斷的向南方、北方、東北方開拓疆土,也因此我們才有了“漢人”的稱號,那么漢武帝的一生究竟擴展了多少的領土呢?
北擊匈奴
漢朝建立初期因為經歷了十年的楚漢戰亂,中原大地的人口、經濟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壞,而北方的匈奴卻趁勢崛起了。當時為了保證漢朝的安全和發展,惠帝、呂雉、文帝、景帝不得不向匈奴求和并且以屬國的形式存在,而到了漢武帝時期事情發生了重大的改觀。經歷了文景之治后,漢朝的經濟、政治、軍事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再加上漢武帝本身就是一個銳意進取的皇帝,所以決定和匈奴大干一場。
公元前127年大將軍衛青,對河套地區的匈奴發動了強大的攻勢,最后匈奴人不敵只能放棄整個河套平原,而此地也成為了隨后抗擊匈奴的重要基地。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然霍去病從隴西攻打匈奴,霍去病深入草原千里、直插匈奴大本營,最后占領了酒泉、敦煌等四郡,而這個地方也成為了通往西域的重要道路。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再次深入匈奴草原,這次更是大破匈奴的主力軍隊,從此開始匈奴失去了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只能夠逃亡寒冷的漠北生活。
南下閩粵
秦始皇時期嶺南地區曾經歸屬秦國管轄,但是秦國大亂之后此地掌權者自立為王,尤其以趙佗建立的南越國為最。當時漢武帝為了收復對嶺南地區的控制權,公元前112年水軍和陸軍兩路并進攻打南越國,之后南越國覆滅而漢朝也在嶺南地區設置了海南、交趾等九個郡,大大加強了對南方地區的控制與經濟、文化的交流。
此后,漢武帝以九郡為基礎向周邊地區擴張,尤其是被稱為西南夷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公元前138年漢武帝隨后降服了東甌、閩越兩個強大的集團,最終又通過懷柔的手段把夜郎等多個小國歸納到漢朝的版圖之中,至此整個西南地區全部被漢武帝降服。
進軍東北
漢朝初年燕人在東北地區建立了政權,雖然名義上依附漢朝,但是卻保持著高度自治的權利,為了改變這種境地漢武帝決定向東北進軍。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征討“燕人政權”,經歷了一年多的苦戰燕人政權最終被擊敗,而漢武帝隨即在東北地區設立了真番、樂浪等四個郡,這也是第一次我國的版圖擴展到了東北一地。
挺近西域
當然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不全是打出來的,擊退匈奴之后直接打通了漢朝和西域的交流通道,此時漢武帝多次派遣使者和西域多國進行往來,很多弱小的國家為了尋求庇護,主動要求依附于漢武帝的名下。歷史上最出名的絲綢之路就是當時開發出來的,而張謇出使西域更是帶去了漢朝的赫赫威名,為以后拿下西域這塊肥沃的土地做下了文化基礎。
很多人都說漢武帝的一生是在“窮兵黷武”中度過的,其實不然,古時人的種族和語言是非常多的,想要通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方式侵占領土,無異于異想天開。有時候戰爭也是促進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只不過有點血腥,但是歷史就是“殘酷”的另一種體現,為了達到某一目的有時戰爭是成本最小也是最快捷的。看看當年美國為了拿下印第安納州,屠殺了多少的人口,現在他們不是一樣過的很好嗎?
漢武帝被稱為雄才大略,而他也卻是能配得上這個稱號,他的一生都在為“疆域”戰斗,漢武帝時期也是我國古代領土擴張最快的時期。漢武帝一生擴張了多少領土,東北納入版圖,海南也成它的縣,你是如何看待漢武帝這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