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西安是六朝古都,但是呢,認真的說起來,西安這塊地方在各朝各代都有所變化,甚至有三次大的變動,連城池都變了。
長安
比如說,在秦朝時期,都城是咸陽,建在渭水的北面;而到了西漢,劉邦沒有選擇咸陽,而是選擇了渭水南面的長安建立新都。當然了,實際上這兩塊地方離得很近,后世往往把兩者當成一個地方,有些記載就干脆說咸陽改稱長安了。
唐朝長安城
而且不但如此,漢朝的都城叫長安,而隋唐的都城也叫長安,但是這兩者千萬別認為是一個地方,實際上隋朝文帝時期,在漢都長安的東南修建了一座新都叫做大興城,一些隋代背景的電視劇總說回都城長安,其實是錯的,那時隋朝都城叫做大興,然后呢,到了唐朝,唐高祖就把大興城叫做長安,原來的長安城作為皇家禁苑。唐朝長安的面積很大,是當時面積最大的城市,別說當時,就連后來明清時期的北京城都不如隋唐的長安城大,現在的西安古城墻實際上只是古代長安的皇城而已。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何西安在作為都城的時候變了三次地址呢?
三處都城其實不算遠
其實咸陽變長安的原因有些復雜,不過大致主要可以認為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雖然秦朝時期將咸陽造的極其富麗堂皇,劉邦進入咸陽后都想著享富貴了,可是呢,項羽進咸陽后一把火把阿房宮燒了,很多看法認為項羽不單燒了阿房宮,把咸陽城也燒了,燒后的咸陽自然破敗不堪了,造過房子,或者裝修過的都知道,要在舊址上造房子必須要拆舊,還不如在新址上造房成本低,與其修修補補,還不如再建新都。第二個原因就是咸陽是秦朝古都,而漢朝主力都是反秦義軍出身,建都舊址咸陽總是格格不入,而且舊址太多秦朝貴族,還不如建立新都。
漢朝長安
至于隋朝修建大興,也就是日后的長安就是比較簡單了,舊時的長安是漢朝舊址,雖然氣派,但是在西漢之后,就很少作為京城,少有修繕,而且經歷多年戰亂,多次換手,建筑可以說破敗不堪,即便北周時期建都長安,加以修繕,可是有兩大問題難以解決,一個是供水問題,長安歷經多年,供水已經成為老大難,而地下水源也因為人口眾多,時間漫長要么干涸要么被污染,不能給大都城的人口供水。第二個是地理問題,舊長安城靠近渭河,雖然說當年這樣便利水運,可是現在卻限制了長安的發展,不能讓長安擴張了。
正因為如此,隋朝選擇了東南的新址,一方面水源不成問題,另外一方面地形開闊,有利于擴建,實際上隋文帝時期只是修建了皇城和宮城,隋煬帝完成外城,唐朝又加以擴建,要是在舊長安處,是無法如此擴建的。
隋唐長安的選址甚好,到了后代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明朝朱元璋修建西安城墻也是在原來長安皇城基礎上修建的,甚至傳說朱元璋一直有遷都長安的計劃,甚至派遣太子朱標來探查,只是因為朱標早逝而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