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由黨項人建立的國家政權,在宋朝時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與遼宋形成三足鼎立。西夏的軍事實力很強,享國189年,最終被更為強大的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騎兵消滅了。歷史上的西夏還是頗為神秘,史書中的記載并不多,而西夏文認識的人也不多,考古學家也正在用他們的畢生心血來揭開西夏文化的神秘面紗。
黨項族是羌族的一個分支,早在唐朝時就臣服于中原王朝,部落的姓氏為拓跋,遷居于銀州以北夏州以東的地區。后來由于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賜姓李,部落首領被封為夏國公,其軍隊被稱為定難軍,勢力范圍以夏州為中心。在五代十國時期,他們基本上臣服于中原政權,小心謹慎的周旋于中原王朝和遼國之間。經過了將近200年的苦心經營,黨項人的實力發展壯大,牛羊糧草充足,有了稱霸一方的資本。
正是有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保障,黨項王族開始有了野心。公元985年,部落首領李繼遷占據銀州,攻破會州,于宋朝決裂,之后接受契丹的敕封為夏國王。宋太宗大怒,派出五路大軍攻伐,皆失利而歸。之后,宋朝不得不承認西夏的獨立,不過此時西夏仍舊對宋遼稱臣。沒過多久,西夏又相繼攻取了靈州和涼州,截斷了宋朝和西域的聯系,控制了河西走廊,其實力不斷壯大。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國,徹底與宋朝決裂,和遼宋開始平起平坐。此后數年,西夏和宋朝發生過多次戰爭,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四大戰役中,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之后,又在河曲之戰中擊敗了10萬遼國精銳。經過這些戰役的勝利,西夏的國力達到了頂峰,形成了宋遼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過很快,西夏就開始走下坡路,由于李元昊后期的暴政和奢靡,西夏開始發生內亂,政局開始動蕩。宋神宗想趁機消滅西夏,收復失地。可惜的是,戰爭敗多勝少,宋朝損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當然西夏也耗費了不少國力。之后,女真族崛起,西夏對金國稱臣,也對遼國稱臣,唯獨對宋朝采取強硬態度。而后西夏內部出現了太后專權的局面,政治奪權爭斗極其嚴重,西夏也走向了滅亡的邊緣。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并開始逐步往外擴張。金國是他的首要目標,但是為了切斷金國和西夏的聯系,成吉思汗不得不先滅掉西夏。經過先后三次伐夏戰爭,終于迫使西夏投降,臣服蒙古一起對抗金國。之后,西夏和金國進行了長大十余年的戰爭,雙方損失巨大,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激起了不少民變。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因西夏不愿幫其西征,而進行了第四次伐夏戰爭,銀州多次被攻陷,西夏再次投降。沒過多久,成吉思汗再次率軍相繼攻陷夏州、靈州,并包圍了都城中興府,西夏就此滅亡,而成吉思汗也在這個過程中不幸病逝。
神秘的西夏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雖然它沒有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它的文化也曾經繁榮,其文明也值得人們去研究。近年來,西夏王陵、西夏重鎮黑水城相繼被發現,出土的文物和文字震驚了世人,無數的考古學家開始投身于西夏文明的研究,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西夏清晰的呈現在世人面前,讓我們也對它充滿了無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