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個奇特的王朝,它在中國歷史上占據了148年的時間,卻一直是默默
無聞的,不為世人所知。史記記載也是寥寥無幾,小說,電影,電視也幾乎找不到
它前影子,似乎這個王朝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聲不的蒸發了。北魏是由鮮卑拓跋氏
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王朝,這個民族為計所迫由發源地一直南遷,為了生存和當
地的部落國家發生長期的融合和戰爭,在進入中原的過程當中他們首先建立了代國
之后被后秦所滅,最終才建立了強大的魏國,為區于曹操建立的魏,所以歷史上
稱它言為北魏。
北魏共有15個帝王(包括幼主元釗,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國亡而逃奔長安后被毒殺的1帝,內亂中被殺死的4帝,被沉殺的1帝,被毒殺的3帝,被廢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絞殺的1帝。所附的馮太后為病死,胡太后被沉殺于黃河中。
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名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鮮卑族拓跋部人,十六國時代王什翼犍孫(一說為什翼犍子),前秦衰落后復國稱帝,在位24年,被子拓跋紹刺殺,終年39歲,葬于金陵。(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古盛東城西北)
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名拓跋嗣(公元392-423年),北魏道武帝長子,道武帝被子拓跋紹殺死后,他繼位,在位15年,病死,終年32歲,葬于金陵。
太武帝(拓跋燾)
太武帝,名拓跋燾(公元408-452年),小字佛貍,北魏明元帝長子,明元帝病死后繼位,在位29年,被宦官宗愛謀殺,終年45歲,葬于金陵。
南安王(拓跋余)
南安王,名拓跋余(公元?-452年),太武帝第6子,宦官宗愛弒太武帝后,迎他繼位,在位7月,又為宗愛謀殺,葬處不明。
文成帝(拓跋浚)
文成帝,名拓跋浚(公元440----465年),太武帝從孫,南安王侄,南安王被宗愛刺殺,眾大臣又殺宗愛,迎他為帝,在位14年,病死,終年26歲,葬于金陵。
獻文帝(拓跋弘)
獻文帝,名拓跋弘(公元454-476年),文成帝長子,文成帝病死后繼位,在位6年,為馮太后毒死,終年23歲,葬于金陵。
孝文帝(元 宏)
孝文帝,名元宏(公元467-499年),獻文帝長子,獻文帝在位時就禪位給他,從此他開始改為漢姓,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死,終年33歲,葬于長陵。
宣武帝(元 恪)
宣武帝,名元恪(公元483----515年),北魏孝文帝次子,孝文帝病死后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33歲,葬于景陵。孝明帝(元 詡)
孝明帝,名元詡(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子,宣武帝病死后繼位,在位14年,為胡太后毒殺,終年19歲,葬于定陵。
幼 主(元 釗)
幼主,名元釗(公元526-528年),孝文帝曾孫,胡太后毒殺孝明帝后,立他為帝,在位1月,被爾朱榮沉溺于黃河中,終年3歲,葬處不明。
孝莊帝(元子攸)
孝莊帝,名元子攸(公元507-530年),獻文帝孫,爾朱榮殺幼主后,立他為帝,在位3年,又被爾朱兆絞殺,終年24歲,葬于靜陵。
長廣王(元 曄)
長廣王,名元曄。生卒年不詳,太武帝曾孫,爾朱兆殺孝莊帝后,扶他繼位,在位3月,又為爾朱世隆所廢,下落不明。
節閔帝(元 恭)
節閔帝,名元恭(公元498-532年),字修業,文成帝孫,爾朱世隆廢元曄后,立他為帝,在位2年,被高歡廢黜后毒死,終年35歲,葬處不明。
安定王(元 朗)
安定王,名元朗(公元513-532年),字仲哲,北魏皇族章武王第三子,節閔帝堂弟,被高歡擁立為帝,在位2年,又被高歡廢黜毒殺,終年20歲,葬于鄴效外。
孝武帝(元 修)
孝武帝,名元修(公元510-534年),字孝則,孝文帝孫,高歡廢元朗后,立他為帝,在位3年,被宇文泰毒死,終年25歲,葬于永陵。
北魏的皇帝都是短命鬼,除了四個是病死的,其余11個全部都死于非命。在位最長29年,最短的僅僅一個月,北魏是一個把皇帝變成高危人群的朝代。北魏在歷經147年,在公元
534年,分裂成由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北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