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五千年前黃帝大敗蚩尤。我認為蚩尤敗給黃帝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黃帝有才能有威望,眾多部落都歸屬于他;其二是蚩尤殘暴,以殺伐搶掠為主;其三是黃帝有仙女“魃”相助。黃帝是個非常精明能干的人,二十歲時就已對人寬厚友愛,能明確的判斷是非。由于黃帝的出眾才能,他被推選為華族一個部落的首領。當時的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掠奪性的戰爭,黃帝積極學習行軍布陣之法,征伐那些破壞部落聯盟規章制度的首領。
中科院趙永恒研究員,2015年發表論文,推策了黃帝元年,為元前4414年,黃帝15歲登基稱帝,元前4394年蚩尤起兵作亂,兩年后,即元前4392年,黃帝殺蚩尤于冀中。就這么簡單,沒有任何神話的內容,這時,炎帝是黃帝的大臣,短短的兩年內,黃帝就殺掉了蚩尤。黃帝已經收服了炎帝,炎黃的實力遠超蚩尤九黎族的實力,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這場曠古爍今的大戰并沒有在逐鹿之戰之后就結束,炎帝族在后來皇帝的統治中,一直在起兵反抗,無論是蚩尤,還是刑天,以及共工,夸父等,這是對皇帝的統治,他們是一直都是沒有認可的,他們一直在進行反抗,想找回曾經屬于自己一族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