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F-35A戰機墜毀,雖然表面上看是日本制造的首架F-35,并非美國一手打造的,但其技術究根究底還是來自洛馬公司。因此洛馬公司在這場墜機事件里,自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中國古語有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F-35A隱身戰機墜毀的同時,一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更大的麻煩也如期而至。且有專家稱,F-35這場風波其實也是早有伏筆。
很多軍迷都知道,現在美軍使用的戰斗機,基本都是出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其以F-22和F-35兩款戰斗機樹立起了美軍戰機老大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軍火商排名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同樣是移居第一。
或許正是一家獨大的原因,因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出品的戰斗機,尤其是兩款五代戰機,價格一直是居高不下。F-22單價約2億美元,這讓美軍實在吃不消,連生產線都給停掉了。而F-35雖然仍在一路降價,但目前其采購價依然在9000萬美元左右徘徊,想要一降到底也沒那么容易。
雖然美軍也裝備了F-35戰斗機,不過這款武器同樣也是美國對外出口的拳頭武器。美軍采購價難價,盟友采購價格則更高一級。據悉目前買到F-35戰機的美國盟友,通常其單價都在2億美元以上。
如此高昂的價格,自然讓盟友大種吃不消,因此只能壓縮采購數量,據悉意大利最初打算購入131架,后降至90架,預計其可能還會再降低。如意大利一樣,像加拿大、荷蘭等這些防空壓力不大的國家,都紛紛開始猶豫,要么減少采購數量,要么直接暫停引進,觀望為宜。
現加上F-35戰斗機給日本空自這么一摔,其它想要采購的國家就更是面面相覷。而這也給了其對手一個絕妙的反擊時間,波音因為技術門困擾暫不提,但老對手諾斯羅普及格魯曼卻已然開始發動攻勢。
當初與F-22競爭的一大隱身戰機YF-23,其實恰為諾斯羅普與麥道聯合推出的。當時這款戰機也是頗受青睞的,甚至有專家稱其已具備部分六代機特質,被淘汰實在可惜。
而現在F-35戰機陷入輿論漩渦,諾斯羅普與格魯曼抱團對抗洛·馬的F-35戰斗機,也絕非沒有技術支持的。因此,洛馬若不能及時攻關及降低成本的話,或最新一輪的挑戰將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