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白胡子老頭,連走路都費勁,也未見得真有多大才能,劉邦之所以不敢廢掉太子劉盈,絕不是因為四個老頭有多大威力,而是看到了他們身后力量顯露出來的殺機!
“四皓”指代四個頭發胡子白花花的老人家,商山即商洛山、終南山,“商山四皓”是指四位常年隱居在終南山的隱士,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
四位老人家出生于戰國末年,他們雖飽讀詩書,卻不愿意做官,甘愿隱居于深山老林避世不出。劉邦曾經邀請四人出山,結果卻遭到了拒絕。
不料有一天劉邦發現,四個白胡子老頭居然成了太子劉盈的跟班,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現在自己面前。他酸溜溜地質問四皓:我派人請你們,你們故意避而不見,如今怎么給我兒子拎包了?
四皓一點都不客氣:你動不動就說粗話,看不起我們這些高士,跟隨你豈不是自取其辱。太子不一樣,他仁厚孝順,禮待賢士,天下老百姓無不伸長脖子等著為他赴死,我們豈能落后?
劉邦臉紅了,尷尬地說:“那你們就好好地輔佐太子吧。”轉過頭他對戚夫人“慘兮兮”地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有這四個老頭輔佐太子,我也沒辦法撼動太子之位了,從今往后你就老老實實認呂雉當你的主人吧!一句話說得戚夫人悲慟失聲,劉邦還做了做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那意思是,劉盈你這個小王八蛋翅膀硬了,老子手上空有捕鳥工具,也束縛不了你了!
一項軟趴趴的劉盈,自從有了四個老頭護駕,立刻就變成了大力水手了,這話你信嗎?難道四皓是下凡的仙翁?
如果四皓是仙翁,大漢開國故事就成了《封神演義續集》,很顯然四人還是食人間煙火的凡夫俗子。那么他們究竟有何能耐,可以左右天不怕地不怕的劉邦呢?
說實話,我不認為四皓真的有多大本事。像商山四皓這種避世的隱士,歷朝歷代都多如牛毛,即便今天,終南山里還能找到他們的身影。可是隱士就一定是“高士”嗎?不一定吧,很多人就喜歡過與世隔絕的生活,跟肚里又沒有墨水沒有任何關系。
商山四皓有名有姓,可不見其生平事跡,甚至連他們賴以成名的“高”,究竟“高”在哪里,也不見一個字記載。有安邦之策?還是有定國良謀?有千秋高論?還是萬世之功?一概不知道,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能識幾個字!
你可能說,高人嘛,向來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哪能嗚嗚渣渣隨便讓你窺見其丘壑。可是既然如此,他們怎么就被所謂的“禮遇”誘惑出山了呢?俗氣得很嘛,而且他們愿意為之赴死的劉盈,似乎與他們所認為的高度差得有點遠吧?
四皓既然服務于劉盈了,總得有點閃光的地方吧?可為何沒見到他們有任何貢獻?只言片語都沒留下,簡直就是吃白飯!
所以,商山四皓的大名,我認為是徒有虛名!當然,這僅僅是指治國安天下的政治才能方面,德行方面我不做任何評價。
既然如此,劉邦怕個什勞子啊?被項羽搞傻了,還是被戚夫人搞暈了?
其實都不是,商山四皓的花瓶屬性,劉邦不可能不知道,否則他不可能允許四人在自己的視線以外逍遙自在。劉邦真正關心的是,是誰在背后給劉盈支了這么個高招?
首先為何說請出商山四皓是高招?因為商山四皓雖然本身不能攪動政局,但他們身上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識——代表天下輿論,請動他們,就等于給自己拉過來一面旗幟。
古人認為,讀書人一輩子最高的追求就是“治國平天下”,只有一種情況下,他們寧愿自廢武功也不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孔子就說得很清楚:“邦有道則現,邦無道則隱。”也就是說隱士被當作是對無道社會的抗爭者。
相反,如果一名隱士走出山林,就代表他認為如今的社會是有道的,當今的皇上是明主圣君。這就是商山四皓的輿論標簽作用,也是劉邦想請他們出山的原因。
可劉邦失敗了,也就是說劉邦在天下輿論心目中,還算不上明君圣主,相反他們卻把這張獎狀,發給了太子爺劉盈。
這種反差讓劉邦震驚,也讓劉邦震撼!
其實用腳趾頭都能看得清,劉盈與劉邦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可劉盈為何獲得了不該有的殊榮呢?劉邦不笨,他立刻就想到,這背后一定是有高人策劃。
是的,請商山四皓出山,絕不是劉盈、呂雉能想到的,而是張良的計謀。有一種說法是,商山四皓中的“夏黃公”就是“黃石公”,那位當年在沂水橋上,授張良《太公兵法》的“圯上老人”。
劉邦想廢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群臣多有反對都被駁回,呂雉無奈之下向張良求教,張良四兩撥千斤,躲在身后放出了請商山四皓這么一個大招。
這一招看似無害,其實殺氣騰騰,它除了幫劉盈爭得輿論戰的先機,還向劉邦悄悄地下了一道戰書:劉盈不孤單,背后有張良等眾多功臣勢力的支持,更有呂氏一族押上身家性命的賭注,劉老三你看著辦!
人們都說劉邦喜歡劉如意是愛屋及烏,有這方面的原因,不過對劉邦來說,江山穩固遠比個人偏愛更重要,撤換劉盈更多的是出于他過于柔弱的性格。
劉邦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死后的最大危機,就是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作亂,他擔心劉盈不足以應付,相反劉如意的性格更像自己。可劉如意又太年幼,年齡弱勢很難彌補,除非自己可以向天借壽二十年。
所以,劉邦在易太子事件上其實是搖擺不定的。商山四皓事件給了劉邦一個全新的思考:既然功臣勢力中意劉盈,同時呂氏一族能擺弄功臣勢力,這就可以彌補劉盈的某些劣勢。既然如此,那就還是劉盈吧!
因此,所謂劉邦不敢廢太子有點言過其實,是劉邦綜合考量,覺得呂雉和劉盈母子,要比戚夫人和劉如意母子的組合,更有利于劉家江山。商山四皓在事件中只是個“紙老虎”,劉邦在意的是他們身后波譎云詭的政治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