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歷史:土倫建立土倫王朝,令埃及重新獲得獨立
關鍵詞:巴比倫堡戰役、法蒂瑪王朝
前因:
巴比倫堡戰役641年,阿拉伯將領阿穆爾在巴比倫堡戰役中擊敗統治埃及的拜占庭,埃及落入阿拉伯人的控制。
▲巴比倫堡戰役
后果:
法蒂瑪王朝,909年,賽義德·伊本·侯賽因與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在埃及建立起獨立的統治,稱為法蒂瑪王朝。
▲法蒂瑪王朝
詳細過程:
一、埃及行政權力改變
公元868年,阿拔斯王朝的突厥將領艾哈邁德·土倫取得在埃及行政權,成為埃及實際的統治者。自托勒密王朝以來,埃及重新獲得獨立。
自巴比倫堡戰役后,埃及就一直處于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中。阿拉伯帝國派往埃及的收稅官大都貪婪成性,橫征暴斂,根本不顧埃及人民的死活。每年,埃及向帝國繳納的糧食、捐稅數量驚人,是帝國得以維持的重要經濟來源,埃及也因此而日益貧困。
艾哈邁德·伊本·土倫出身于中亞地區游牧民族的一支——突厥人。他出生在巴格達,父親就是一位軍事大貴族,艾哈邁德本人也繼承了突厥人勇猛好戰的傳統,具有良好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膽識。再加上口才很好,深得哈里發的喜愛,派他前去駐守帝國北方邊境的軍事重鎮塔爾蘇斯,甚至還為他娶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奴做妻子。
▲阿拔斯王朝滅亡形勢
后來,帝國新任哈里發穆爾臺米德性格懦弱,無法應對帝國內部的種種叛亂,他的弟弟穆瓦法克趁機掌握實權,以攝政者的名義對帝國進行統治。哈里發與攝政者之間為爭奪權力而矛盾尖銳、沖突不斷,對埃及的控制也漸漸放松,為艾哈邁德獨占埃及提供了契機。
868年,突厥貴族巴布齊亞勒受命掌管埃及政府,他委派了艾哈邁德·伊本·土倫作為代理人,于是艾哈邁德開始以總督的名義統治埃及。到任之后,他就清除異己,先是將收稅官艾哈邁德·牧達比爾驅逐到敘利亞,然后又罷免驛政長官舒凱爾,確立起自己的獨裁統治。
此后,埃及的稅收無需上交巴格達,而是直接由艾哈邁德掌握。艾哈邁德用這筆錢為埃及修建運河和水利灌溉工程,長期以來被破壞的經濟也得到了短暫恢復。
▲阿巴斯王朝疆域
二、種族紛爭
艾哈邁德要求自己的臣民宣誓效忠于土倫家族,而不是哈里發。不過,作為一名虔誠的穆斯林,艾哈邁德并不敢背叛哈里發,他仍遵奉哈里發為主人,自己則采用艾米爾的稱號,對埃及進行實際的統治。因此,名義上埃及還是阿拉伯帝國的附屬,實際已經建立起獨立于阿拔斯王朝的國家。這就是埃及的土倫王朝,以艾哈邁德總督府所在的弗斯塔特為首都。
艾哈邁德心里清楚,他截斷了帝國的一條重要財源,哈里發是不會輕易放過他的。于是,他購買了許多突厥人和蘇丹人奴隸,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建立起一支具有嚴密的紀律和強大戰斗的軍隊。
▲阿拉伯的分裂
果然,帝國的攝政官穆瓦法格不久就派遣大將穆薩前去討伐埃及。好在艾哈邁德早有準備,他不僅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還有充足的糧食儲備。穆薩的軍隊則由于遠征,后勤補給不足,拒絕服從進攻埃及的命令。拖了幾個月之后,穆法無功而返。
有了軍隊后,艾哈邁德所考慮的就不只是自衛這么簡單了,隨著實力增強,他的野心也不斷膨脹。當拜占庭帝國趁阿拔斯內亂之際,進犯小亞細亞時,艾哈邁德主動率軍出征敘利亞,反擊希臘人的入侵。
▲逐漸縮小的拜占庭疆域
三、艾哈邁德的實力
面對敘利亞人民的反抗,艾哈邁德用拳頭說話,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統治敘利亞的總督,攻占大馬士革和安條克,確立起對敘利亞的統治。對拜占庭入侵的反擊和在拜占庭邊界發動圣戰,令艾哈邁德在伊斯蘭世界名聲大震。
艾哈邁德的權勢和聲望,令毫無實權的哈里發也向前來投奔。哈里發穆爾臺米德甚至想將首都遷到敘利亞北部的拉卡,目的就是借助土倫家族在埃及的勢力抗衡穆瓦法克。不過,這個計劃因為被穆瓦法克識破而宣告破產,艾哈邁德與穆瓦法克之間的關系也降到了冰點。
此后,穆瓦法克多次出兵征討埃及,但都以失敗告終。直到艾哈邁德去世后,土倫家族對埃及和敘利亞的統治權才最終得到了穆瓦法克的正式認可。艾哈邁德雖是土倫王朝真正的締造者,但卻沒能獲得名正言順的統治地位,這也是他一生的遺憾。
▲土倫王朝
結論:
艾哈邁德·伊本·土倫建立土倫王朝,令埃及重新獲得獨立。土倫王朝的歷代統治者都熱衷于國內建設和經濟發展,是埃及歷史上少有的黃金時期。可惜,王朝僅維持了短短的37年便結束了,埃及又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附屬。
【參考資料】《法蒂瑪王朝》《埃及通史》《亞洲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