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孚是東漢朝廷京兆尹(相當(dāng)于今日之北京市市長)司馬防的第三子,字叔達(dá)。他們兄弟八人俱一時之杰,因此被時人譽為“八達(dá)”(以其字均有達(dá)字)。他沒有其兄司馬懿的隱忍和陰狠,但他影帝般的表演能力實非其兄所能相比,換到今時今日,他非常出色的演技足以拿下奧斯卡影帝這個影視演員人人艷羨的獎項。
唐人白居易曾有七律一首專論人之虛偽,其詩后四句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dāng)初便身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同樣,用這四句詩比喻司馬孚的一生亦是非常恰當(dāng)。
因為司馬懿有賢明且有才干,而迎獻(xiàn)帝入許都的曹操十分需要像司馬懿這樣的人才,因此曹操曾幾次派人敦請司馬懿兄弟入朝為官,但那時的司馬懿對曹操十分不感冒,所以他數(shù)拒曹操爭召,惹得老曹幾乎動了手中的屠刀,司馬懿兄弟只好應(yīng)召。但因為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異像,而且還是個專門出陰謀詭計之輩,使得曹操對他非常不放心,生怕自己死后自己的兒孫輩對付不了他,幾次想出手滅了司馬懿兄弟,只是因為司馬懿與曹操的嗣子曹丕交情甚篤,所以在曹丕的力阻下,司馬懿兄弟吃飯的家伙方勉強(qiáng)保住。
司馬孚隨兄入朝后在曹操三子曹植處為文學(xué)掾,因曹植文人習(xí)性行事放縱,司馬孚曾數(shù)次勸諫,在司馬孚的匡正下,曹植為人處事檢點了許多。
曹操死后,曹丕篡漢自立為帝,因為司馬懿和曹丕的關(guān)系,司馬懿在曹丕當(dāng)政的七年中始終倍受重用,而司馬孚借著乃兄之光也逐步高升,被授予黃門侍郎加騎都尉之職。
吳蜀因荊州與關(guān)羽之死失和,蜀主劉備率兵伐吳,為免兩面受敵,吳主孫權(quán)主動向曹丕奉表稱臣,并表示送質(zhì)子到魏抵押以示誠意,同時把關(guān)羽“威震華夏,水淹七軍”時所擒魏大將于禁送還。由于于禁在歸魏的途中生病,曹丕見他許久未歸,便問計于司馬孚。司馬孚以為于禁必歸,但孫權(quán)未必會送質(zhì)子入朝。不久,于禁歸來,孫權(quán)未送質(zhì)子,事情果如司馬孚所料。
魏明帝曹叡嗣位以后,司馬懿兄弟繼續(xù)得到明帝的重用。曹叡曾言:“朕有司馬兄弟可無憂矣。”并授司馬孚以度支尚書(財政部部長)的要職,主抓魏國的財政大計。
齊王曹芳繼任皇帝以后,主政的曹爽十分忌憚司馬懿兄弟,因此改任司馬懿為太傅,陽為尊崇,實則剝奪了他的實權(quán)。司馬懿兄弟為此隱忍了十年,雖然這樣,但曹爽后是放心不下司馬懿,為此他曾數(shù)次派人到司馬懿府上窺探實情,逼得司馬懿不得不假做中風(fēng)癱在床上,曹爽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乘著曹爽奉帝曹芳去祭高平陵(曹叡墓)之際,突然在許都發(fā)動兵變。司馬孚在這次兵變中率兵奪取了司馬門。
控制住京城和太后以后,司馬懿就派人說服曹爽交出兵權(quán),并指洛水為誓,謊稱只要曹爽交權(quán),他們?nèi)疫€可以安享富貴。但曹爽歸來以后,司馬懿就徹底變了臉,他不但控制住皇帝還滅了曹爽三族,從此徹底控制住曹魏朝廷的大權(quán)。
在一系列奪權(quán)的過程中,司馬孚始終站在司馬懿一邊,只不過他不像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那樣鋒芒畢露,因此他在曹氏宗族眼里尚算個“好人”。
不過這個“好人”在司馬師、司馬昭廢黜魏帝曹芳時,他不但沒有勸阻兩個侄子,反而領(lǐng)銜上表郭太后廢帝為齊王。接著他又主導(dǎo)了迎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嗣位為帝。
曹髦是曹操子孫中少有的血性之男,為帝以后因不滿司馬氏專權(quán),自率宮中之人去討伐司馬昭,結(jié)果未出宮門就被司馬昭奴才賈充的走狗成濟(jì)所弒。
司馬孚聞迅立即與尚書陳泰進(jìn)宮,當(dāng)他見到曹髦的尸體時,立即邊哭邊把曹髦的頭枕在自己腿上放聲痛哭道:“讓陛下被殺實是臣之罪也!”然而當(dāng)貓哭耗子假慈悲的司馬昭入宮以后,任由尚書陳泰大呼“獨有斬賈充方能謝天下”時,司馬孚只是不語,結(jié)果讓成濟(jì)被滅了三族。那成濟(jì)也不是善茬,他在被抓前光著身子跑上房頂,把司馬家的丑事抖露個遍,捕捉他的士兵只好把他射成了刺猬猬。
魏末帝曹奐被廢時,已經(jīng)被侄孫晉武帝封為安平王的司馬孚,在送被貶為陳留王曹奐遷居金墉城時,雙手握住廢帝之手邊哭邊說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不知這話惡心著曹奐沒有。
然而就是這個司馬孚,想當(dāng)年其侄誅殺名士夏侯玄時,面對猶豫不決的司馬師,司馬孚寥寥數(shù)語就要了夏侯玄全家?guī)资诘拿!拔糈w儼葬兒,汝來,半座迎之;泰初(夏侯玄字)后至,一座悉起。”正是這數(shù)語讓司馬師下了殺夏侯玄的決心。
但蒼天饒過誰,雖然司馬孚這個國際級影帝得以善終活到九十三歲,但他九個兒子全部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