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之中出現過很多難得的名將,他們膽識與謀略都非常人企及,他們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取得輝煌的戰績。就如同夜空中的群星,璀璨奪目,歲月的流逝沖刷不掉他們不朽的戰績。越是亂世,越是他們的天下,而三國便是這么一個時代。三國,按時間線來說是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
實際上來算是從公元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開始的,到公元266年曹魏權臣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結束。不過大多人不這樣認為,一般會將前邊挾天子以令諸侯、三足鼎立也算在里頭,畢竟當時皇帝就已經只剩個名號了。按照一般認為來算,那三國時代真的是名將輩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等等。
光是打油詩中便編了24位名將進去,他們都曾叱咤風云,有過顯赫的戰績。比如說趙云,跟隨劉備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漢水之戰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在政績上也頗有作為,被后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又比如說典韋,曾為保護曹操率十余人擋叛軍還誅殺多人,但到底是寡不敵眾戰死。中國有兩句俗話說,上陣父子兵,虎父無犬子。這些三國虎將都如此厲害,那么他們的兒子如何呢?誰的兒子最有出息?
其實有時候虎父還真的未必就能生出犬子,三國這些虎將的后代,大多比較平庸。趙云有兩個兒子,趙統和趙廣,只是虎賁中朗督、門牙將。趙廣后來在魏滅蜀之戰中力抗,為掩護姜維撤退戰死沙場,算是為保衛父輩們打下的基業捐軀。關羽的兩個兒子,一個與他一同身亡,另外一個年少成名。
頗受諸葛亮器重,二十歲便擔任了侍中、中監軍,只是不知這其中有多少是因著他自身的才華。馬超的前兩個兒子死于非命,三子馬承只在史書中留下個繼承父親的爵位,可見也很是平庸。張飛有兩個兒子,長子早夭,次子官至侍中、尚書仆射。后來跟著后主劉禪降魏,被封了列侯,倒是他的兩個女兒都被立了皇后。
許褚的兒子原先繼承爵位牟鄉侯,不料一次馬蹄陷入坑中惹得鐘會大怒,竟然不顧許褚的功績將其斬首。其他人的孩子也多如這幾位,生平無甚功績,這也使得人們不由得對將門無虎子的現象發出哀嘆。但世事無絕對,大多平庸,卻還是有一個超過了父親的。這個人便是龐會,他與父親龐德同為曹魏名將,有先父之風。
官至中衛將軍,封列侯,早些年因父親在曹魏得了尊重和善待。后來卻是因著他自己,龐會曾在平凡諸葛誕一事上立功,作戰十分勇猛。公元263年8月,魏國實際領導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進攻,其中跟隨出戰的將領便有龐會。他一路斬了諸葛瞻,也就是諸葛亮的兒子,又與胡烈、田續等人一起追擊姜維。
當年龐德在關羽水淹七軍的過程中與于禁一同被捕,他不光勇猛還忠心,誓死不降。始終忠于魏國,勸降不成惱怒的關羽將其斬殺,龐會并未忘記殺父之仇。只不過此時關羽早已身亡,他沒法找關羽報仇,便將目光放在了關羽家人身上。《三國志》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意思是在魏國攻陷蜀國后,龐德的兒子龐會進入蜀漢,滅了關羽家族滿門。這算是為父親報了仇,這一段也是令許多人唏噓不已,要知道當時距離樊城之戰已經過去了44年。龐會也大約是五十來歲的老人了,在壽命普遍不長的古代,這算是比較長壽的年齡。可隔了這么久遠,人也已經年邁,他卻始終沒忘記殺父的仇恨,不禁令人驚訝這仇恨之可怕。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