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東漢末年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地方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私人武裝,占據地盤,形成群雄并起的割據局面。在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
公元196年,曹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縣,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此后曹操地盤不斷擴大,但當時袁紹的兵力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公元199年,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與曹操一決雌雄。
公元200年,雙方在官渡對峙,戰爭相持3個月。曹操糧草不足,處境較袁紹困難,但他一方面加強防守,另一方面不斷派兵騷擾袁軍,并截擊、燒毀袁軍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補給困難。這年10月,袁紹又派車運糧,把糧草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的鳥巢。恰在此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鳥巢,燒其糧草。
曹操立即付諸實行,令曹洪、荀攸留守營壘,親自率兵冒用袁軍旗號,在夜間走小路偷襲烏巢。曹操到達后立即圍攻放火,一時火光沖天,袁軍的全部糧草被燒毀。鳥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很快傳到袁軍前線,袁軍立即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袁紹帶800兵馬倉皇退回河北,曹軍先后殲滅袁軍7萬余人,就這樣官渡之戰以曹勝袁敗而告終。
曹操兵力比不過袁紹,糧草儲備也不足,但他抓住糧草大作文章,破壞袁紹的后勤,以此奇招擊敗袁紹。在這個案例中曹操雖未取食于敵,卻使袁軍無可食,也算“因糧于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