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源于古代的巫術,方士,神仙。東漢末年,沛國豐縣人張道陵,對方術和神仙家思想核心進行總結,以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編輯《想爾注》,招了聚門人,組成五斗米道,在社會上傳播,于是道教便正式產生。
湖北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于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境內,是我國的道教名山,列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又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主峰紫霄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勢奇特,雄渾壯闊。有72峰、36巖、24澗、3潭、9泉、構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秀麗畫境。山間道觀總數達2萬余間,其規模宏大,建筑考究、文物豐富的道觀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山間主要景點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觀、天乙真慶宮等近百處。
四川青城山
青城山古稱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千米處,海拔1600米,其36座山峰,如蒼翠四合的城廓,故名青城山。這里林木青翠,峰巒多姿,向有“青城天下幽”之譽。青城為我國道教發祥地之一,相傳東漢張道陵(張天師)曾在此創立五斗米道,因此,歷代宮觀林立,至今尚存38處。著名的有建福宮、天師洞、上清官等,并有經雨亭、天然閣、凝翠橋等勝景。
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位于江西鷹潭市西南郊20千米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源遠流傳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現今所知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構成了這里自然、人文景觀的“三絕”。龍虎山的著名景點有天師府、上清官、龍虎山、懸棺遺址和仙水巖等。
安徽齊云山
齊云山又稱白岳,位于徽州盆地,黃山腳下,屯溪西33公里,皖贛鐵路在齊云山腳經過,因其“一石插天,與云并齊”,故名齊云山。它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岳風景名勝區,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齊云山海拔高度為585米,有36奇峰、72怪巖、24飛澗、加之境內河、湖、泉、潭、瀑構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麗的自然圖畫。白岳的特點是峰巒怪譎,且多為圓錐體,遠遠望去,一個個面目各異的圓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觀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華街、太素宮、香爐峰、小壺天、玄天太素宮、玉虛宮、方臘寨、五青峰、云巖湖等。齊云山碑銘石刻星羅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該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至明代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成為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其它道教名山】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源于古代的巫術,方士,神仙。東漢末年,沛國豐縣人張道陵,對方術和神仙家思想核心進行總結,以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編輯《想爾注》,招了聚門人,組成五斗米道,在社會上傳播,于是道教便正式產生。
四川鶴鳴山
鶴鳴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陜公路劍閣縣城郊。相傳古代常有飛鶴棲鳴,因傳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此跨鶴仙去而得名。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里是張氏開創五斗米教的發祥地,被稱“道國仙都”。山頂處有唐、宋、元、明、 清歷代石刻數10處,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劍州重陽亭銘并序》碑和《大唐中興頌》石刻,被公認為鶴鳴山石刻“三絕”。
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德興市境內,又稱少華山,是我國道教名山之一。有玉京、玉虛、玉華三大主峰,玉京峰為全山主峰,海拔1817米。三清山山勢奇峭,人稱“東險、西奇、南絕、北秀”。三清官始建于宋,重修于明。山間多森林、奇石、清泉、瀑布。主要自然景觀有女神峰、巨蟒出山、香爐石、天梯石、仙人橋、新郎背新娘、神黿朝三清、姐妹松、龍潭大瀑布等處。
甘肅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平涼市西,相傳黃帝曾來這里求教于廣成子。山中峰巒起伏,林木蔥蘢,有許多險峰危棧,樓閣廟宇。著名勝跡有月石峽、子丈崖、插香臺、歸云洞、黃龍泉等。由東峰而上為問道宮,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的地方;由問道宮向上有大降差,過去原有石磴千百級,現在還存有300余級。登上主峰翠屏峰,可鳥瞰全山各處勝景和垂珠峰、香爐峰、蠟燭峰、雷神峰等。
湖北九宮山
九宮山景區位于通山縣境內。景區內層巒疊嶂,森林茂密,溶洞遍山,湖水清碧,共有天然溶洞27個,溪谷170余條,飛瀑流泉50余處,山下還有云中湖。九宮山為道教圣地,相傳南宋時期名道張道清入山辟道場,建了九座宮殿,以應九宮之數。現存建筑有九王廟、真牧堂、石城門、一天門等多處古跡。九宮山西麓還有明代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之墓。
青島嶗山
嶗山在山東青島市東部。主峰名巨峰,海拔1133米,氣勢雄偉。嶗山奇峰怪石,姿態各異,自古即有“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稱贊。秦始皇、漢武帝曾先后登臨,訪求仙藥。邱處機、劉志堅、張三豐等均曾在此修道,嶗山很早便發展成為一座道教名山。嶗山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道場是太清宮,它始建于公元前140年,現存三宮殿、三清殿及三皇殿等主建筑。三清殿前有—泉,大旱不涸,稱為神水泉。三皇殿內壁嵌有成吉思汗所頒金虎符文及元世祖忽必烈護教文碑。太清宮的夜景特別秀美,“太清水月”是嶗山二十四景之—。太平宮位于嶗山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是宋太祖趙匡胤在北宋初年,特別為華蓋真人劉若拙修建的道場。原名太平興國宮,又稱上苑。周圍滿植蒼松翠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