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混沌一片,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人類所有的生存行為中,首先是對生存資源的爭奪,其次是對交配資源的爭奪。上古時期,關于男女這點事是這樣表述的:有女懷春,吉士誘之;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春心蕩漾的少女對引誘她的帥哥說:”你不要這么猴急嘛,能不能溫柔一點呀,不要這么用力扯我的裙子,別把我家的狗搞的叫起來了…“ 到了唐朝,同樣的事情就變成了女生羞答答的暗示:春宵一刻值千金… 越到后面,表述越來越含蓄,人也變得越來越虛偽了,還創造出很多詞來掩飾最核心的部分,比如:婚姻、愛情、伴侶…
無法成交
如果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圍繞婚姻展開的一切行為就是一個鮮活的交易市場——女方掛賣單,男方掛買單,結婚就是成交。離婚率對應市場交易的換手率。如果離婚率逐漸走高,說明市場參與者投機過度,分歧很大,市場處于激烈的博弈中…
二十出頭的女生是估值最高的時候,所以,賣單會掛在漲停板;二十出頭的男人,是估值最低的時候,買單基本上只能掛在跌停板,所以適齡男女的交易根本無法達成——除非適齡男青年具備融資能力——比如說,拼爹! 拼爹其實就是婚姻市場上輔助完成交易的一種金融工具。
任何女青年都希望自己能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在一、二、三線城市成家,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和車,并能體面的養育孩子——這已是最低的心理估值。如果需要把這些賣單都買下來,整體需要多大的資金量呢? 按最低的平均值算,每一個人需要300萬,按最小的單位數算,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近3.8億個賣方家庭,那么這個最小的資金量就需要1000萬億美金以上,可是,全世界的GDP總量才800多萬億美元!因此,市場資金缺口非常大,市場上會出現大量無法成交的空單——所以年輕的女青年會到市場上瘋狂搶單。她們首先吃掉買方出價最高的那個群體——年輕的富二代。但是,能夠拼爹的人群是極少數。相對于整個市場的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市場上會出現大面積的流動性不足!
流動性
當市場上流動性不足的時候,要想讓市場保持活躍,就必然出現能創造流動性的交易力量——他們專門通過掙取買進賣出的差額來盈利。在婚姻市場上,這個力量就是那群包二奶的中年大叔。女生都希望能在自己估值最高的時刻成交,但是,能成交的適齡男青年非常少。相對于出不起價的適齡男青年,中年大叔的買單更接近期望值,也更加容易成交。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無所有的男青年,逐漸擁有了出更高價的能力,中年大叔們,就會把手中囤積的女青年平倉,拋給具有購買力的男青年。這無關乎道德,只是市場啟動的一個自我修復機制——因為婚姻市場必須持續保持活躍,否則人類就無法繁衍和延續。
從事倒賣交易的中年大叔群體為整個市場的成交注入了流動性——哪里有賣單他們就會買入,哪里有買單,他們就會平倉賣出。他們的收益等于:青春的貶值額度減去他們所支付的成本的差價。在市場交易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購買潛力股,做風險性的投資畢竟是少數人的專利。趨利避害和追漲殺跌才是常態——絕大多數沒啥本錢的散戶都不太關心未來的增長,只關注眼前的價格。散戶心態加劇市場上的投機行為,從而讓市場處于更加劇烈的動蕩之中,這種動蕩會進一步為散戶的認知提供確佐的“事實依據”。
強制力量
隨著觀念的改變,交易的時間窗口確實被拉寬了,但并不改變整體的市場態勢。大量的空單如果持續不能成交,將威脅社會的穩定——人是社會的基石。所以,會啟動另外一套社會機制來迫使雙方成交——比如說,逼婚!這種成交并非基于雙方在價值判斷上達成了一致,而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某個瞬間鬼使神差的被迫撮合。被外力撮合的交易,往往不能從根本上消弭雙方對成交價格的分歧,會在潛意識里埋下鄙視對方的種子,并在生活摩擦的不斷刺激下,慫恿著去尋求更合適的交易機會——這是所有婚姻動蕩的根源…
拉大時空的跨度,看清底層邏輯,不受情緒和細枝末節的影響,洞穿整體運行的規律,坦然面對生活的紛紛擾擾——懂取舍,知進退,不糾結。
提問到知識星球:守夜人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