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早期
康熙初年,由于當時仍處于朝代更替初期,社會并不穩定,時局的變動從而導致人民的心理發生轉變,尋找某些寄托。
故康熙早期瓷器中除生活用具外祭器占了多半,例如香爐。香爐腹部多繪蓮紋,器身上下均飾有兩道青花邊線,或有在龍頭前開尖內書年款者。
其他如洞石花卉者,亦與順治或明末的風格及處理方式相類,以簡率粗放,自然流暢為主。
而如“福”“壽”字及為百姓廣泛喜愛的吉祥圖案也開始出現,器物邊飾喜畫纏枝松,但器壁題滿詩文者不見。早期的畫法一般有簡潔流暢,富于生活氣息的單線平涂法,還具有畫工細膩,線條纖細且剛柔并致的披麻皴法。
康熙中期
康熙中期,在紋飾繪制方面采用傳統的工筆畫法,細膩傳神。
山水多做斧劈皴,并參以透視原理,使畫面與顏色配合達到了難以從語言來敘述的某種境界,極為和諧統一。
紋飾中具特色者有瑞獸、冰梅,梧桐芭蕉、博古、仕女嬰戲及人物故事等。
此外,在器壁特別是筆筒上書全篇文章,如《滕王閣序》《前后赤壁賦》等,也開始出現。
康熙晚期
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的裝飾手法與此前基本相類,唯圖案紋飾更趨向于向局部發展,景觀人物均有一定程度的縮小。
而隨著社會穩定,百姓的心態亦趨于平和,畫面上出現了如“耕織圖”、“漁家樂”等圖案。
專業送拍,目前國內業務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國嘉德;海外業務有送拍香港保利,中國藝海,臺灣中正,香港勞倫斯,新加坡金沙,美國聯邦,美國繆斯,阿聯酋迪拜拍賣等,承諾送不進去全額退款,根據各拍賣行歷史成交記錄為您選擇您藏品適合的拍賣行合作上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