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需要打胰島素嗎?我們知道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些糖尿病人人又擔心注射胰島素會造成終身依賴,無法脫離,造成一種心理恐懼,或者排斥打胰島素,耽誤治療。那么,得了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嗎?來看看下面的解說吧。
糖尿病需要打胰島素嗎?
糖尿病病人要不要一輩子打胰島素治療,要視糖尿病的類型和病情而定。要做出判斷,首先要進行胰島功能(即血胰島素、C肽水平)和胰島細胞自身抗體(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酪氨酸磷酸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等)測定、精氨酸試驗,甚至家族糖尿病基因篩查等檢查,以明確所患的糖尿病是什么類型的。糖尿病一般分為1型和2型兩種。
1型糖尿病需要堅持打胰島素:
通常把l型糖尿病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這種類型多見于25歲之前發(fā)病、體型消瘦、多次發(fā)生酮癥或酮癥酸中毒的年輕糖尿病患者。對于他們,由于自己的胰島B細胞幾乎完全遭到損傷,注射外源性胰島素是維持體內血糖穩(wěn)定和代謝平衡的必要方法。因此,這類病人必須應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視情況而定:
而2型糠尿病又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臨床上最多見的。由于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即體內脂肪、肌肉、肝臟等靶細胞太“懶”,對胰島素的反應差)和或胰島素相對不足所致。同時,由于近幾十年咱們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吃的東西油水增多、而交通越來越發(fā)達,開車族越來越多,小孩子在校內、校外的運動量也不夠,造成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變成主流;這樣不但成人發(fā)病的糖尿病多是2型,即使18歲之前發(fā)病的青少年,如果發(fā)病前就是小胖子的話,也有可能不是1型而是2型糖尿病。
這種病人,除了在剛發(fā)病初的強化降糖治療期和一些急性期(如感染、創(chuàng)傷、手術、酮癥等急性并發(fā)癥發(fā)生時)需要用胰島素治療外,一般仍以口服降糖藥物為主,特別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性的胰島素增敏劑如二甲雙胍、吡格列酮、二肽基肽酶抑制劑等。
因為對這種病人長期注射胰島素,不但由于抵抗起不到良好的降糖作用,還會因為胰島素的促脂肪合成作用越打越胖而加重胰島素抵抗、需要增加胰島素劑量,形成注射-長胖-加量-更胖-加量的惡性循環(huán)。
還有一種特殊的糖尿病需要打胰島素的,你知道嗎?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當然,2型糖尿病患者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上述嚴重感染、腦卒中、心肌梗塞、外傷、手術等應激情況,還有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時,就需要短期注射胰島素強化控制血糖,以幫助病人安全度過應激期,過后再逐步胰島素減量,過渡回口服藥物治療。
2型糖尿病患者有下列情況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
1、病人長期應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但對口服治療的效果越來越差,血糖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口服降糖藥物有禁忌,如應用口服藥物出現(xiàn)過敏反應。
3、存在肝功能、腎功能不全,口服降糖藥后可進一步損害肝腎功能。
4、應激狀態(tài),如病人處于外傷、手術、妊娠、嚴重感染等情況時該用胰島素來有效控制血糖濃度,以利于機體度過應激狀態(tài)。
5、合并嚴重并發(fā)癥,如出現(xiàn)嚴重的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合并結核病等等。
妊娠糖尿病只能打胰島素:
還有一類糖尿病是妊娠糖尿病,這是只有育齡期婦女懷孕后才出現(xiàn)的一種類型。對于這種類型,雖然國外有不少選用二甲雙胍、格列苯脲等口服藥的嘗試且表明了其對母體和嬰兒是安全的;但我們國內由于沒有臨床試驗的證據(jù),擔心口服降糖藥對胎兒的影響,指南仍推薦只能選擇胰島素治療。但在產(chǎn)后,要復查糖耐量試驗和胰島功能,對糖尿病重新分型,多數(shù)人納入2型,可以用口服藥控制血糖。
由此可見,在降糖治療中糖尿病的病因分型診斷是選擇治療方案的基礎。糖尿病病人對于醫(yī)生給您的打胰島素的建議可以坦然接受,因為這一陣要打胰島素并不意味著就得一輩子打胰島素,打胰島素并不像注射毒品一樣會“上癮”。在需要打胰島素的時候不要排斥,應該及時接受胰島素治療,以便有效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