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
一過立夏,氣溫升高,雷雨將至,田間的農(nóng)作物就會進入生長旺季。
古時候,每逢立夏,都會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祈盼今年的五谷豐登。迎夏儀式也預(yù)告著一年的農(nóng)忙開始啦。老人們會囑咐年輕人,要在立夏這一天進補,好有力氣迎接接下來的耕作。
所以,在立夏這一天,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要變著花樣的吃各種飯。其實主料還是最最平常的大米或者糯米,只不過要加進去各種時令的食材,運用各種食材不同的色彩,來勾引我們的食欲。
也許是因為,從明天開始,長長的夏天就要到來,夏天酷熱的天氣會影響大家的食欲,所以,要在夏天最開始的這一天,制作出各種好看又美味的食物,來給大家開開胃,增加一下食欲。
而且,這些色彩繽紛的食物,其實蘊含著人們對即將到來的夏季最樸素的心愿:安心吃好飯,安度一整夏!
江浙一帶會在立夏這天吃“立夏飯”,將新鮮的豌豆、春筍、咸肉、香菇等一些時令食材,與大米或者糯米同煮成五色飯。
初夏時節(jié)的豌豆甜甜的糯糯的,春筍鮮美、再配上香菇、咸肉的葷香,無需多余的調(diào)味,稍加一點點鹽就能香氣撲鼻。
好啦,擦干口水,來看看這碗色彩清新,鮮甜軟糯的立夏飯是怎么做的吧!
立夏飯--豌豆糯米飯
用料:
春筍、新鮮豌豆、香菇、咸肉、糯米、大米、水、油、鹽、
做法:
1、糯米、大米按1:1混合,淘洗后備用
2、春筍、香菇、咸肉切丁、
3、熱鍋冷油(油不用太多,少許就好),先煸香咸肉丁
4、接著下香菇丁、筍丁和豌豆翻炒均勻,撒入少許鹽
5、將炒好的這些丁丁和糯米大米一起放入電飯煲,加入剛剛好沒過食材的清水
6、然后跟正常煮飯一樣煮飯。煮好后用飯鏟打散拌勻就好啦,很簡單吧!
請輸入標題 bcdef
PS:
這里用糯米、大米一起煮口感軟糯又不會很黏,也可以單純用一種米,總之,你喜歡就好!
PPS:
據(jù)說,女孩子這一天是一定要吃豌豆糯米飯的哦,因為豌豆莢形如眉目,立夏這天吃了,可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其實,立夏這一天,還有一種飯食可以跟豌豆糯米飯平分“夏”色,那就是用“烏飯葉”制作出的“烏米飯”啦。
據(jù)說,烏米飯最早在唐代就有了,當時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和皖南一帶,每到農(nóng)歷四月初八,就用烏樹葉煮烏米飯。后來,大概是因為四月初八跟立夏節(jié)氣很近,慢慢就把烏米飯并進了立夏的習俗里了。
到現(xiàn)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都還保留著立夏吃烏米飯的習俗。據(jù)說,立夏吃了烏米飯,整個夏天不容易被蚊蟲叮咬,也不容易中暑。
烏米飯,其實也是一種糯米飯,只不過是用一種叫做“烏飯葉”的樹葉搗爛后的汁液煮出來的。烏飯葉是烏飯樹的葉子,烏飯樹別名牛筋,南燭草木。它的果實乍一看有點兒像藍莓,也是可以吃的。做烏米飯用的是它的葉子,也叫“南燭葉”。
烏米飯
烏米飯煮好之后,可以拌白糖吃,也可以加豌豆咸肉丁做成咸口的。
吃飽啦,來稱一下體重吧!別不好意思啦,這個也是立夏的習俗之一啊,古時候叫做“稱人”。寓意是立夏這天營養(yǎng)充足,身體強壯,也寄托了“一整年都不生病”的美好愿望。
立夏時節(jié)食材豐富,除了各種“立夏飯”以外,還有很多別的時令貨。
比如,這一天要“嘗三新”。“三新”是指新上市的三種食材,具體是哪三種,各地都有不同。坊間有民謠“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咸鴨蛋,螺螄莧菜酒釀糟。”
總之 ,這個時節(jié),河鮮、瓜果、蔬菜……每一樣都是新鮮可口噠!就讓我們盡情享受這初夏的美食吧!
謝謝大家耐心的閱讀,喜歡的話不要忘記關(guān)注、訂閱、點贊、轉(zhuǎn)發(fā)喲!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