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條石
春天來了,很多養護肉肉的朋友就會擔心一個問題:她們的肉肉該如何順利的度過夏天,其實除了換盆上藥之外,也就是精心培養了。想要找到什么捷徑方法的話,幾乎是不存在的,畢竟,養花種草這種事情,最重要的還是耐心和細心。
不過,要說到給肉肉上盆,其中的講究還不少哩。因為這里面需要考慮到多肉的服盆、生根和對土壤的適應等問題。關于服盆和生根的知識點,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大家需要的話,可以自行翻閱。
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多肉植物上盆時期的用土講究。說到用土,肉肉和其他的植物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肉肉可以直接砍下頭來扦插、也可以用葉片直接扦插。但是,它和其他植物本質上的區別無非就是有根無根。
明白了這一點,再研究一下土壤的特性,肉肉的上盆就可以輕松搞定了。但是上盆需要用什么土呢?肉友圈的朋友眾說紛紜,不過她們的說法肯定也有自己的道理。而筆者的這套經驗也是由換了幾百盆多肉而悟出來的,希望各位能夠借鑒一二,不足之處,還請直接指出。
上盆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土壤和肉肉能否快速的適應,而且不產生任何的免疫排斥反應。這樣肉肉才會有好狀態。好狀態的肉肉度過夏天憂愁也就不大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給肉肉上盆的都是什么土。大方向上來說,無非就是干土和濕土。小方向上來說,可能還要研究土中的成分,是要放珍珠巖還是蛭石還是火山巖。我們本期先不討論小方向,只研究干土和濕土。
干土上盆
干土上盆,土壤中幾乎沒有水分,這里的好處、壞處都很明顯。好處就是干土不適宜細菌的生長,沒有其他的污染物,而且對于肉肉傷口的感染來說,幾乎為零。不過,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干土太缺少水分了,肉肉不容易萌生新根。
結合以上兩點,干土最適合的其實就是扦插的肉肉,比如剛剛砍過頭的徒長肉肉,或者生長壯實的肉肉葉片。這些肉肉的生長點特別容易感染,而干土恰恰滿足了幾乎零感染的條件,所以,干土對于剛剛砍過頭的徒長肉肉,或者生長壯實的肉肉葉片上盆是最佳的選擇!
濕土上盆
濕土,其實就是我們常常用到的潮濕的園藝用土。這種土和干土的作用恰恰相反。好處是土壤中有一定的水分,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根,壞處是可能會有細菌的感染,然后容易引發黑腐病。
結合以上定論,濕土對于有根肉肉的生長是用更大的促進作用的。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我們在給有根系的肉肉上盆的時候,可以先適當地修剪一下根部,然后在根部涂抹上一層殺菌粉和生根粉,接著在陽光下晾曬兩個小時左右,這樣之后再上盆,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的侵襲,還會在一定層面上提高肉肉的成活率。
最后,不管是干土上盆還是濕土上盆,最后都免不了要給肉肉澆水。澆水的時候,其實也有講究,只不過上盆后第一次給肉肉澆水的學問最大。
這里,我們給肉肉上完盆后,可以先簡單地晾它兩三天。然后再進行澆水,澆水的時候,最好沿著花盆的邊沿慢慢地澆一圈水,等水分緩緩地滲透到肉肉的根系中,慢慢的滋潤。
當然,肉肉和肉肉之間也是有差異的,有的肉肉上完盆之后就需要澆上一遍定根水。這點還需要各位在養護的過程中慢慢的摸索。
如果各位覺得有用的話,給辛苦的創作者點個贊吧,就當作這篇文章您已閱,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