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傷寒論——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25)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姜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臨證發揮】

劉渡舟醫案:劉某某,女,12歲。初春感受風寒邪氣,頭痛發熱,家人自購“平熱散”,服藥后汗出較多,隨后發熱消退。但第二天發熱惡寒如瘧疾之發作,上午一次,下午二次。脈浮略數,舌苔薄白而潤。

究其原因,屬于發汗太過,在表之邪氣反而稽留不解,當用桂枝二麻黃一場小汗之法治療。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大棗3枚,麻黃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1劑。藥后得微汗出而解。

按語:大凡先發熱而后惡寒,或發熱惡寒同時并存,寒熱一天發作兩次或數次,如瘧狀,大多屬于太陽病變,多由表證發汗太過,損傷營衛,而邪氣又得不到徹解所致,此類病證,或用桂麻各半,或用桂二麻一,效果理想。

俞長榮醫案:李某,男,49歲,1963年4月10日就診。惡寒戰栗,發熱,熱后汗出身涼,日發一次,連續三日。伴見頭痛,肢楚,腰疼,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調。脈浮緊,舌苔白厚而滑。

治宜辛溫解表輕劑,與桂枝二麻黃一湯。處方:桂枝9克,白芍9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麻黃4.5克,大棗3枚。

服藥后,寒熱已除,諾癥悉減。現惟心悸少氣,昨起腹中微痛而喜按。大便正常,脈轉弦緩。此因外邪初解,榮血不足,氣滯使然,遂與小建中湯,1劑而安。

按語:惡寒發熱,頭痛肢楚,日發一次,連續三日,但無心煩喜嘔,胸脅苦滿,知未入少陽;又二便自調,知未傳陽明。邪在太陽之表,其脈浮緊,本當麻黃取汗,但慮已出汗,不便峻劑發表,故取桂二麻一湯以小發其汗,宣利肺氣。

【應用要點】

(1)在治法上,桂枝二麻黃一湯屬于介乎桂枝湯的“發汗”與桂麻各半湯的“小發汗”之間。仲景在《傷寒論》第二十五條說“汗出必解”,因此當屬于一般汗法。

(2)桂枝二麻黃一湯雖然表郁程度較桂麻各半湯重,但實際上是病情較輕,即正氣較足,能夠抗邪,因此服藥上不用多次頻服,而是“日再服”。之所以這樣服藥,一方面是因為病情較輕,另一方面亦是針對“一日再發”而考慮的。

【類方比較】

桂枝麻黃各半湯,為桂枝湯與麻黃湯一比一用量的合方,合方之后發汗之力較桂枝湯稍大,較麻黃湯緩和,是為發汗輕劑,解表而不傷正。桂枝二麻黃一湯,為桂枝湯與麻黃湯二比一用量的合方,其發汗之力較桂枝麻黃各半湯更小,可稱微發其汗。桂枝麻黃各半湯與桂枝二麻黃一湯,本為辛溫輕劑,藥物組成相同,僅因桂枝湯、麻黃湯的比例不同,其功效有“小發其汗”“微發其汗”之異,治證攸分,體現了量效關系。

桂枝二越婢一湯

  《傷寒論》第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方劑組成]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炙,各十八銖(2.3克),大棗擘,四枚,生姜切,一兩二銖(3.3克),石膏碎,綿裹,二十四銖(3克)[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治則方解]

病機:太陽表邪未解,而里有郁熱。

治則:微發其汗,兼清里熱。

吳謙《醫宗金鑒》:此方即大青龍湯以芍藥易杏仁也。名雖越婢輔桂枝,實則大青龍湯之變制也。去杏仁,惡其從陽而辛散;用芍藥,以其走陰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則主治不同矣。以桂枝二主之,則不發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二物,不過取其辛涼之性,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熱,則是寓微汗于不發之中,亦可識也。非若大青龍湯以石膏佐麻黃,而為發汗驅熱之重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治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而無熱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涼也。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如瘧狀,熱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黃者,以其而佛郁熱色,身有皮膚作癢,是知熱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順其勢,故亦不用石膏之涼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以其表邪寒少,肌里熱多,故用石膏之涼,佐麻桂以和營衛,非發營衛也。今人一見麻、桂,不問輕重,亦不問溫覆與不溫覆,取汗與不取汗,總不敢用。皆因未究仲景之旨。麻黃、桂枝只是營衛之藥,若重劑溫覆取汗,則為發榮衛之藥。輕劑不溫覆取汗,則為和榮衛之方也。

[名醫驗案]

1.俞長榮醫案

王某某,女,20歲。3個月前因接觸冷水,當時即感寒意。昨日,上午開始頭痛,惡寒發熱,寒多熱少,伴發咳嗽,咯痰白黏。今晨仍頭痛發熱(體溫38.2℃),雖得微汗,但尚惡風,喜著厚衣,咳嗽,痰色轉赭色,咽痛而干,口渴而不多飲,胃納欠佳,腰背酸痛(據今年二月份分娩后,因不慎閃挫,以致腰痛至今),二便自調。形體較瘦,神色尚無異常,舌質無變,苔薄黃而滑,手足欠溫,但未至厥冷,六脈滑數。病發于暮秋人冬之際,天氣驟冷,風寒有機可乘,唯其體虛形瘦,應慮秋令燥氣早伏;更因冒寒觸冷,邪由皮毛襲肺,寒邪與燥氣相搏,營衛失調……應作傷寒太陽證治例,但燥氣內伏,又當稍變其制…擬桂枝二越婢一湯、麻杏石甘湯兩方并用,以散寒疏衛,和營清熱。處方:桂枝9克,白芍9克,麻黃6克,杏仁6克,甘草6克,生姜6克,生石膏24克,紅棗3枚。僅服一劑,除因閃腰痛宿疾外,諸癥悉除。繼以自創“忍冬路通湯”專治其腰痛。

2.劉渡舟醫案

劉某某,女,10歲。深秋感受寒涼之氣,發熱惡寒,每日發作好幾次,拖延數月未愈。脈浮無力,舌質紅,苔薄白。飲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此乃風寒郁表,日久不解,寒將化熱之輕證。治用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3克,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3克,大棗4枚,生石膏6克,炙甘草3克,玉竹3克。共服2劑,得微汗出而解。

3.《仲景方臨床應用指導》醫案

董某某,女,54歲,1995年2月16日診。主訴:經常感冒,服藥則癥狀消除,停藥則癥狀又出現,感冒藥無論是中西成藥,還是湯劑屢屢服用,但都未取得預期治療效果。經朋友介紹,前來就診。刻診:輕微發熱,嗇嗇惡寒,略微頭痛,全身不舒,口千欲飲水,經常大便干,二三日一行,小便略黃,舌質紅而干,尤其舌尖紅明顯,苔薄略黃,脈浮。辨證:風熱襲表,衛熱營灼。治療當疏散風熱,解表散邪。處方以桂枝二越婢一湯加味:桂枝6克,芍藥6克,麻黃6克,炙甘草6克,大棗8枚,生姜9克,石膏30克,連翹15克,薄荷10克。3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病證全除,病者欲鞏固治療效果,又以前方劑量減少一半,3劑。隨訪半年,感冒未再反復發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每日學傷寒】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傷寒名醫驗案精選
【7.7】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
大青龍湯——提綱注解與醫案
《傷寒論》113方——葛根湯
醫案、方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青海省| 托里县| 来凤县| 彭泽县| 涞源县| 平武县| 泗洪县| 鹤庆县| 虎林市| 修文县| 依安县| 洛南县| 济宁市| 紫云| 成武县| 贵德县| 仙游县| 卓尼县| 滨海县| 大新县| 桃园市| 图们市| 临湘市| 丰原市| 新营市| 大兴区| 扶余县| 济南市| 清新县| 洛川县| 朝阳区| 甘南县| 塔河县| 新邵县| 双峰县| 理塘县| 大英县| 丹江口市| 孝昌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