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發展強大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但婚姻似乎沒有以前那么穩固了,從相關部分發布的信息就能看出來,離婚率不斷上升。
從近幾年的離婚數據來看,2016年有415.82萬對夫妻解除了婚姻關系,2017年有437.4萬對解除了婚姻關系,2018年380.1萬對離婚,看上去有所下降,到2019年上半年就有接近200萬對方夫妻解除了婚姻關系。
對于離婚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似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性格不合”,“三觀不合”,“收入低”,“家庭暴力”,“長期兩地分居”“染上不良嗜好”……
社會學家說,還有不少因為結婚多年沒有孩子的離婚,或者生了女兒沒生兒子的離婚率高,而生兒子的家庭離婚率最低。
難道婚姻真的那么脆弱嗎?離不離婚,也體現了部分現實情況,不接受都不行。
1、有兒子的人更難再婚,不管是男人再娶,還是女兒再嫁
同事的兒子,才一歲多,因為前夫有了其他女人,對同事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最后選擇了離婚,自己選擇了要兒子。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很辛苦,也有想找一個合適的男人再婚。
但因為帶著一個兒子,很多人都避而遠之。這一晃,孩子都快十歲了,同事以為自己只有單身過一輩子了。然而,卻出現了一個對她不錯的男人,同時也有心和他在一起。
可是在和兒子相處了之后,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相處問題,還真有孩子上學,結婚買車買房。從相處上來看, 很可能自己什么都付出了,最后卻不被待見。
心理壓力巨大,一段時間后,那個男人也就“消失”了。這確實是很現實的問題, 孩子是別人的,而且那么大了,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不好相處。
而且即使結婚了,男人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都會特別的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輕易做“接盤俠”。
這也影響到了女人的選擇,只要自己還能承受,大多不會選擇離婚,一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二是為了這個家庭,三是怕自己落得不好的下場。
2、男人和男人更聊得來,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有不少家庭,教育孩子,帶孩子的事情,全落到女人身上,男人似乎成了甩手掌柜,想直接收獲結果,然而當女人對孩子太嚴厲的時候,男人又看不過眼,要責怪女人。
人都說,教育孩子要爸爸媽媽一同參與,才能對孩子有的成長和學習有好處。而且媽媽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教育時,媽媽容易感到越來越難管,感覺孩子越來越叛逆。
然而,當爸爸說幾句的時候,孩子的表現就好很多,而且孩子更容易聽話。
樂樂從小就比較黏媽媽,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就不怎么好意思和媽媽說話了。
然而當爸爸靠近他的時候,爸爸就用自己親生的經歷,給孩子講青春期的一些事情,孩子就像找到好朋友一樣,有了開口說話、主動問問題的習慣。
爸爸只需要做得有耐心就行,對孩子更加的包容,孩子也就慢慢產生好感,也就意味著,帶孩子是比較幸福的事情,分擔了媽媽的任務,也對起到了調解夫妻關系的作用。
從而對家庭,對婚姻有著比較穩固的作用。所以,當有兒子的家庭,爸爸參與到了孩子的教育,爸爸更能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只有女兒的家庭,男人更容易懶惰
在我們的現實社會,有了兒子,壓力感覺就要大很多,除了對孩子的教育,還要為孩子準備房子,準備車子,好讓孩子能順利結婚,那似乎也是家長的終極目標。
網上流傳著:有兩個女兒的屬于上等人家庭。兩個兒子的家庭,那網友只有祝他努力工作了。生女兒了的,不需要給女兒準備房子車子,而且別人也不會說閑話,甚至還說,爸爸以后可勁地抽“中華香煙”。
而有兒子的家庭,不準備房子,不準備車子,影響了孩子的婚姻,就會被別人指指點點,說閑話,而兒子也可能會反過來責怪父母。
所以在這種現實情況下,男人容易因為只有女兒而不會太努力工作,甚至會變得懶惰,然而女人卻不愿看到自己的男人是那種懶惰,沒上進的人。稍有脾氣的女人都不愿跟這樣的男人一直生活下去,那么男人面對的就是嚴峻的挑戰。
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思想的開放,網絡的發達,隨時都充滿著誘惑,有的人不能認清現實,覺得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會更精彩,從而輕易選擇離婚,結果可能不會朝自己想象的那樣發展。
所以,每個人所處的位置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性,離開了那個位置,可能就會引起“多米諾”效應,所以要真誠地對待婚姻,努力讓婚姻更加的幸福,讓愛人更加的快樂才是最主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