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說: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獄,一輩子雞爭鵝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選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諧和,幸福無窮。
事實如此,婚姻真的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嫁的對了,是愛情;嫁錯就成了墳墓。
大數據顯示,中國當代離婚率已經高達30%,其中以經濟發達城市最為突出。許多年輕人不敢輕易結婚,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更是如此。
于是乎愁煞了老父母們,上演著各種催婚,親朋好友們的“關心”令人耳根不清凈,久而久之更讓人厭煩。
今年剛過而立的兒科醫生雯雯就幸運多了,雖然父母掛心她的婚事,但從不催婚。還告誡她:不須刻意討好,也不必委屈將就,找一個對的人,幸福的過一輩子,才不枉此生。
雯雯父母對于擇婿有著頗深的見地,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真實品質,很大程度與他的原生家庭有關。
父母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和你三觀不符的家庭很難培養出令你欣賞的另一半,四種家庭的男孩絕對不能嫁。
一、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
男尊女卑家庭里長大的男孩多數自我優越感強,不太會顧及妻子的感受。本來男人愛面子也算是人之常情,可如若建立在妻子的委屈和痛苦之上,只能算是他的無良和淺薄。
再者,這種家庭公婆排外心也很重,他們認為兒媳婦是外姓人,小夫妻一旦鬧矛盾,他們很難一碗水端平。若是再沒個男孩,那就成了妻子的錯了。
現成的例子,雯雯的表姐就遭遇這樣的婆家,表姐夫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從小就被全家人寵壞了。
戀愛時還看不出來,結婚不久就全暴露出來了,剛愎自用又脾氣暴躁,多年來表姐一直隱忍著,委曲求全。
可婆婆為了要孫子,又向她發難,逼著她生三胎,表姐的日子過的里外受氣,后來患上了抑郁癥……。
二、公婆強勢、過于溺愛的家庭
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單獨的個體,只可熏陶培養,不可代替他過活。可很多父母因為自己曾經有的遺憾,不愿意再次發生子女身上。于是一廂情愿的為他們處處做主,事事代勞,完全不顧兒女的感受。
這種家庭長大的男孩,也許在外人眼里看很“孝順”,也似乎是很優秀的。他們沒有犯錯的機會,當然,也就沒有改正的經歷,于是長大后就成了“媽寶男”。
圣經上一句話道出真理:“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成為一體”。可沒有離開父母,談何成長?沒有經過歷練的他們如何很好的承擔起一個家的責任呢?
就像《都挺好》里的蘇明成,母親活著的時候,他事業順遂,夫妻恩愛,過著滋潤的小日子,直到母親突然去世,沒有人再為他遮風擋雨,也沒有人再為他闖的禍去善后。
他在到處碰壁,丟了工作,離了婚后,不得不重新把成長中缺失磨練的這一功課補上。只是那過程和滋味苦澀的無人傾訴。
三、貧窮且子女多的家庭
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相信誰都不愿意讓她嫁給比較貧窮的婆家。即便是男孩子發奮圖強,改善了生活環境,仍會有原生家庭以前遺留的問題。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再多,不用想,日子不太可能歲月靜好。
拮據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大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厚此薄彼成了常態。殊不知,父母的偏心對待成了日后兒女們心里不平衡的起因。
當兄弟姐妹有難處,同是一奶同胞,血濃于水理應相幫,可畢竟婚后的日子是夫妻倆共同經營的,幫的多了負擔加重,難免不能平衡,心生怨懟。
不幫,從人情和道義上又說不過去,又要背負“為富不仁”的名聲,其實誰的好日子不是自己去兢兢業業奮斗來的呢!
所以,已經預見到婚后的日子可能會是一地雞毛,誰會愿意讓女兒冒險嫁給這家庭呢!
四、家風不正的家庭
古人有云:父之愛子,教以義方。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正確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身教勝于言傳,他們的生活習慣,人生態度和精神面貌,決定了孩子的品性,“上梁不正下梁歪”,問題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品質很難不受影響,真正沒幾個人能出淤泥而不染。
小秀很慶幸自己能及時止損。
大學時她談了個男朋友,人很帥氣聰明又幽默,很會哄她開心,在她心里,已經悄悄打算了這輩子非他不嫁了。
相處久了之后發現他特別愛玩兒,麻將撲克打游戲樣樣精通,他戲稱自己是“麻將世家”,可為了玩牌經常掛科,讓小秀覺得有點不靠譜。
畢業后小秀去男朋友家,發現這一家子果然都愛賭博,而且連女性(媽媽和姐姐)都吸煙,對她的態度表現得很隨便,這一切讓小秀很反感。
小秀爸媽聽說男方家境后堅決反對,他們告誡女兒,這不是正經過日子的人家,他家現在的生活方式,就是她未來日子的模樣。
思前想后,小秀痛下決心分手。后來才了解到他的哥姐都是奉子結婚的,又都常常鬧離婚,家里經常雞飛狗跳……小秀想想就覺得后怕,多虧沒和他結婚。
這家人的病灶就是家風有問題,父母玩物喪志不思上進,不重視教育,也不尊重婚姻,子女們也依樣而行,所以,真正毀了孩子前程的,是那些不注重家風教育的父母!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青蓮出淤泥而不染,寒門也出貴子,腐朽家庭也出人杰,但是,誰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去冒險。
《戰國策》中,有一句話說的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給女兒最好的愛,是幼時的悉心撫育和陪伴;少年時的孜孜教導和適度放手;成年后的靠山和避風港。
天下間所有的老泰山都一樣,希望女兒嫁給一個品性極好的男人,待她如珠如寶,一生護她周全,看她比自己更重要。得婿如此,夫復何求。
就算暫時姻緣沒到,也不必著急,也不要催婚,老泰山們更要堅定的支持女兒,并告訴她:我的掌上明珠配得上世上最好的婚姻,寧可優雅的單身,也不泛濫的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