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
作者:貓小奇
坐標:湖北武漢
感謝花友分享
公眾號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今天中午回一個花友的私信,啪啦啪啦打了半小時字,連中飯都晚吃了,感覺發出來比較好,歡迎指正,可修改補充,希望對其他人有用~
首先,踏花是個巨大的坑,它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你平時都不知道其他花友在干嘛,但是一到花季,你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爆盆貼,比如團寵的胖麗麗、藍雪、矮牛、迷巖、上周的長筒黃玫瑰等,加上轉讓版和分享版的號召,會讓人不停的買買買,看到一個花友的簽名,買了花就覺得缺盆,買了盆就覺得缺土,買了土就覺得缺花,非常有道理,哈哈哈;
但其實靜下來想一想,比如大巖,好多花友分享種子,但是大家還是不停的買苗、分享枝條、葉片,思考一下,那些種子去哪兒了,一個鐘莢有N十N百種子,一個葉片可以繁殖出幾棵幾十棵小苗,那些分享出來的苗,又去哪兒了,答案是,估計大部分都死掉了....所以入之前建議大家做好功課,先想好自己的環境適合哪些植物,再下手。盡量不要貪多,如果忍不住會貪多,要學會及時補課,學會舉一反三,并不停總結經驗,這樣才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反復掙扎;
對于跟我差不多的新手,或許努力錯方向了,努力越多,就錯的越遠;
首先是大部分花友的環境,陽臺、窗臺應該還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地栽、露臺、院子、甚至大片田地的,有了先天的條件,會大大降低傷亡率,但是沒有這些先天條件,就需要我們更加用心(用心是指在戰略上重視,澆水的時候慎重,而不是指用心澆水,天天澆水,早晚澆水哈)。
一、先說說我的用土(室外陽臺):
目前種有蔬菜、菊花、葡萄、草莓、三角梅、藍雪,大苗用珍珠巖+椰糠+園土,1:1:1,小苗和假植苗用珍珠巖+椰糠,1:1;
多肉(包括長壽、太陽花)、仙人球,用珍珠巖+椰糠+蛭石+綠沸石等,蛭石就是參一點點,珍珠巖占50%-60%;
苦科,珍珠巖+椰糠+泥炭,珍珠巖占50%,說明下,很多花友用的是珍珠巖+泥炭,1:1。我的苦都放在窗臺和靠窗室內,通風一般,實踐發現我對泥炭的澆水習性不熟,容易發生黑腐,泥炭比椰糠更保水,所以加點椰糠進去;
簡單來說,嬌貴的花,比如多肉、長壽、苦科,就用珍珠巖、椰糠、泥炭,陽臺環境新手不要用園土,不要用園土;
皮實一點的草花和木本,可以加大概1/3的園土。
二、常備藥物:
高錳酸鉀:高錳酸鉀消毒,每次換盆、扦插、育苗,需要消毒,高錳酸鉀兌水深紫色消毒,尤其是扦插的時候,用和不用差別比較大(大神請忽視);
多菌靈/惡霉靈:都是殺真菌的;
小白藥+蚧必治/噻蟲磷+阿維菌素:小白藥土里預埋,其他的幾種灌根或者噴葉子;
病害預防:多菌靈、阿維菌素、吡蟲啉,每隔半個月噴或者兌水澆花一次,比如10月1日澆水兌多菌靈,10月15日澆水兌阿維菌素,11月1日澆水兌吡蟲啉,大概每半個月-20天一次,想起來就搞一點,不要多,少量一點點,看藥物上帶的說明,比說明的更稀,就可以了。
三、常備肥料:
一開始追求有機肥,淘寶了兩次雞糞,整個客廳都彌漫著一種無法言說的味道,而且用了之后有小草芽不斷發出來,估計是買到不好的了,果斷換各種緩釋肥、速效肥,說來說去,不就是氮磷鉀、微量元素嘛。
氮肥長葉(苗期)、磷肥開花(花期)、鉀肥長根,實際上不管是什么肥料,都不會是單一的,只是某種成分更多,買的時候看下上面的成分,就知道了,比如必系列和花多多系列,其實是一樣效果,不需要都買,隨便買幾種,施肥的時候針對苗期和開花期的植物分開追肥就可以了,實在不知道,可以買2種,一個是復合肥(生長),一個是鉀肥(開花)。
緩釋肥上盆的時候加下面,不要直接接觸根系,切記;速效肥和葉面肥作為追肥,新手記得薄肥,比說明的成分更低就可以了,避免產生肥害。我現在常用的緩釋肥是奧綠A2和A5,農用復合肥、花多多1號、磷酸二氫鉀作為追肥。
附一張同城花友鐵板小可愛給矮牛換盆時的照片,可以看到植物對肥料的喜愛:
5、發現苗蔫噠噠的,除了剛到手的,新手一般是盆大/水多/爛根/介殼蟲,還有可能多種原因占齊,比如我6月份發帖求助的小木槿,哈哈哈;
6、對于不知道為什么長不好的植物,在溫度10-26度左右時,可采用如下解決辦法:
脫盆帶土,種到小的透明容器里,比如塑料杯,珍珠巖+椰糠/泥炭,1:1,潮土,同時檢查根系是否健康——如果不健康,剪下來撞墻2.0扦插,細枝條用蛭石,粗枝條用赤玉土。同時翻開葉子背面,認真檢查,是否有紅蜘蛛、介殼蟲,如有,對癥下藥;
7、多學習精華帖,多利用搜索功能,有疑問的時候多看多總結,未雨綢繆;同時不能照本宣科,因為大家的環境、氣候、條件、養花的時間都各不同,慢慢形成適合自己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