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的女人是相同的,婚后的女人卻各個不同。
婚前的女人如帶雨之梨花,柔潤可親。她愛上一個人,首先是崇拜他,偉岸的身材,優(yōu)雅的談吐,強(qiáng)烈的事業(yè)感,都可能成為她崇拜的熱點(diǎn)。一旦愛上一個人,婚前的女人往往全身心投入進(jìn)去,而且會愛屋及烏,連男友的大口吐煙圈,豪爽地飲酒,把腳丫子放在沙發(fā)扶手上,從臟衣服中挑出一件就穿,這也成了瀟灑。
婚前的女人滿腦子都是浪漫,這浪漫令她們常常做出一些小把戲,成為她們“兒童期的延續(xù)”。多少年后想起來,連她們自己也會覺得莫名其妙。她們會為一株草、一瓣花而落淚;會為一首歌、一場小雨而歡欣;也會為一片秋葉、一聲拒絕的話語而愁眉不展。
婚前的女人恨不得整天和她所愛粘在一起,男人一旦遠(yuǎn)行,她會在憂傷中默默數(shù)著歸期,在幻想中把他編織得更完美。所以,熱戀中的男女最好常常分開幾天,讓幻想來填充。否則,兩個過熱的物體相接觸會融化。
于是婚后的女人分成 兩種人。
一種女人婚后是把母性和女兒性揉和在一起的。她喜歡丈夫在家時嘻嘻哈哈,隨隨便便;出門時衣著整齊如學(xué)者。允許丈夫在家時光腳仰在沙發(fā)上,出門時卻不許丈夫一個紐扣沒有扣好。她知道愛的真諦,不像少女那樣容易被甜言蜜語所感動,她知道如何去應(yīng)付異性眼光中流露的愛意。她允許丈夫偶爾去打麻將,但在濃夜的閑聊中去用軟軟的話語,使丈夫不因?yàn)橄e而失去進(jìn)取心。
她夢里也常夢見飛鳥和草原上奔馳的白馬,但她夢醒后想的卻仍是溫馨的家。她生活在朦朧和真實(shí)之間,融入了“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shí)主義”的所有優(yōu)點(diǎn)。她不因沙漠的空寂而惆悵,不因奇山異水而分心。她集母愛與情愛于一身,集風(fēng)韻和儀態(tài)于一身,滿身都充溢著成熟的美。她如垂釣的漁翁般悠然,又如鐘擺般有序;如一首平和的美樂,又如一首情詩的高潮處。
這樣的女人,如一盞燈,能將雨夜的山路照亮;如陳年酒,少了辛辣而多醇香!
另一種女人婚后是將母性和女兒性分開的。過多的女兒性只會增加撒嬌和任性,對婚姻尚無大礙。但更多地表現(xiàn)為母性則很糟糕。她寧可包攬一切家務(wù)也不愿丈夫去闖蕩;她端來洗腳水逼著男人洗腳,否則不準(zhǔn)上床;她限制男人飲酒不許男人抽煙,于是偷著抽煙喝酒的男人就如做錯事的孩子般心中忐忑;她需要丈夫體貼就如兒子孝敬母親一樣,于是丈夫挑燈夜戰(zhàn)就成為對她的冷淡;她婚后不修飾不打扮,可又常常懷疑丈夫嫌自己難看;在與同事的閑聊中,她常常把丈夫稱為“我的大兒子……”。
這種女人如果碰上一個“賢慧”的丈夫,自然沒問題;如果……那就很不妙了。當(dāng)她的“大兒子”成熟起來時,他自然要與你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