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空間讀多了,就讀出了感覺,讀出了共鳴,最后就像在讀一個人的靈魂,我目前一直是這樣認為??臻g是一個通向人內心深處的窗口。如果你真想了解一個人,就試著從他(她)的空間日志開始精讀。
這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會因丑俊取人;這里沒有“不想笑要笑,哭不出來要哭(*容語)”之囧,只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之別。一切隨心、隨意、隨性格。
的確,空間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很好展示自己內心世界、平等的舞臺。臺下有的是你認識不認識的觀眾,你不必很刻意為之,而是用心經營好你自己的空間即可。因為欣賞你的永遠也只是那么一小部分人,其實有一個就足夠慰藉了。
空間的好與壞不是簡單的誘惑、物質上的吸引,而是取決你內在的修養和空間的品質?!白钇届o的言語往往是狂飆的先鋒,靜悄悄而來的思想領導了這個世界?!保岵桑┯眠@句話對空間的詮釋再合適不過了。相信,我不懂也會有別人懂你。
其實,最好的空間真的是發自內心世界的真誠感喟,貝多芬也曾說過——發自內心才能深入內心?;蛟S感動人的不是你的才氣,而是你的實心。
其實,最好的空間就是一群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日積月累心血凝聚而成,他們表面看似孤獨無助,實則內心異常的強大震撼。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和精神領域,所以內心情感也非常豐富和充盈。
其實,最好的空間不是你的華麗辭藻,過多矯飾,因為你本心不是為了發表文章、取悅人心。而是反映你內心世界真實狀態的一種心情的表述。
聯想起魯迅先生在《華蓋集續篇》的《小引》中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不過是,將我所遇到的,所要說的,一任它怎樣淺薄,怎樣偏激,有時便都用筆寫了下來。說的自夸一點,就如悲喜時節的歌哭一般。”
好一個悲喜時節的歌哭一般——這其實就是大多數空間朋友當初紀實紀事的真實寫照——認識你自己。
喜歡讀別人的空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扒逅鲕饺?,天然去雕飾。”這里確實能讀出來許多本真的東西。
再次引用魯迅先生在《華蓋集》的題記中的一段話,做最后的總結:“我以為如果藝術之宮里有那么麻煩的禁令,倒不如不進去;還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怒則大罵?!?div style="height:15px;">
在空間,這點你完全可以做得到,相信只有這樣,你才會凝聚更多吸引。讀空間讀多了,才突然發現,只有真的聲音,才能備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