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填寫方法:
(1)病歷提示是作為診病的需要提出問題的,它有助于中醫(yī)生和病人在網(wǎng)上真實無誤的交流,共同筑起中醫(yī)診病中病的堡壘。這是網(wǎng)絡(luò)診病的特點(diǎn)。
(2)按提示填寫好一條后,把提示刪去,形成一段正常的述說段落,然后再填寫下一條。
(3)一條條填寫完畢后,檢查句、段、標(biāo)點(diǎn)符號是否有誤。形成一篇完整真實的疾病記錄。可以發(fā)到任一中醫(yī)群,任一個中醫(yī)生診病。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錯誤。看病資料是很嚴(yán)肅的東西,是決定中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萬不可大意。病人首先必須對自己負(fù)責(zé)。
(4)取得舌象資料圖片資料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可以自己用數(shù)碼攝象機(jī)或電腦攝象頭進(jìn)行拍攝,輸入電腦資料庫后再傳給醫(yī)生處理。若無設(shè)備,可以讓醫(yī)生在看病視頻時現(xiàn)場拍攝。此時患者對著強(qiáng)光線和攝象頭伸出全舌,定好位,讓醫(yī)生點(diǎn)“屏幕截圖”按程序操作拍照取象清晰即可。舌象圖片需要至少三張,正面全舌(能看到舌根)、側(cè)面全舌,舌底。
(5)有些實在是條件不允許的,填寫不出來的,就只好算了。
..................................................................................................................
病歷表:
1、請詳細(xì)填寫下列條目
姓名(真名): 性別: 女?男? 年齡: ?歲 出生: 19?年 ?月 ?日?時 職業(yè): ? 婚否: 已?未?
身高:?厘米 體重: 斤膚色: 黑 ?黃? 體形: 瘦 胖 發(fā)病時間:年月
籍貫:省?縣?鄉(xiāng):
現(xiàn)住址(具體到市,縣):
有無不良嗜好(抽煙,喝酒,手淫,熬夜等等):
主訴:描寫你自覺最主要的痛苦癥狀和發(fā)生時間。(作為治病的主要參考,請詳細(xì)填寫):
主癥特點(diǎn)(那些條件可使癥情加重或減輕?相關(guān)伴隨癥狀):
現(xiàn)病史:詳述此次疾病發(fā)生的時間、季節(jié)、地點(diǎn)、原因、演變經(jīng)過,主癥的性質(zhì)、程度及有關(guān)兼證,診治過程和效果反應(yīng):
既往史:簡述過去曾患過何主要疾病,時間和治療服藥(品種情況,反映與本病有關(guān)的一些資料:
其他史:包括個人情況、家庭情況:
2、請選擇下列身體部位所具癥狀—— (把癥狀復(fù)制到后面冒號后,有不同癥狀者請另注明,沒有者請?zhí)顭o/正常):
發(fā)熱(高,中,低熱:潮熱。定時熱,部位發(fā)熱,全身發(fā)熱):
面色(與平常是否不同?紅,黃,白,黑,青,有無光澤?):
眼象:(紅,腫,痛,白睛顏色:色青,色黃,有無血絲?有無瘀斑?有無黑點(diǎn)?有無干澀,昏花,流淚,脹感?眼下顏色,----左,右):
舌象、舌質(zhì) 顏色:(紅,淡紅,淡白,深紅,紫紅,青,紫,是否有瘀斑瘀點(diǎn)?何處?舌尖紅,舌邊紅?) :
舌體:(瘦,胖,舌邊有無齒痕,舌體是否干燥?濕潤,適中):
舌苔:(厚,薄,黃,白,黑,膩,腐,或有無苔?或有無裂痕?或是否光潔如鏡?有無剝脫?) :
脈象(直接按病歷本寫上即可,非專業(yè)人士也可以按下面稍作選擇。):
*左:(快,慢,有力,無力,粗,細(xì),浮,沉,遲,數(shù),松,緊,是否有停頓?時快時慢?) :
*右: (快,慢,有力,無力,粗,細(xì),浮,沉,遲,數(shù),松,緊,是否有停頓?時快時慢?) :
頭(痛,暈,脹,麻,木,昏,沉重,在頭頂,兩太陽穴,后枕部,前額部,全頭):
頸(僵,痛,酸,重,脹,部位?何時加重?睡醒?活動干活?):目(干澀,昏花,眩暈,流淚,左,右):
耳(鳴,聾,癢,痛,左,右):
鼻(不通,流涕,左孔,右孔,全孔,鼻涕稀稠,顏色,有無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炎,(副)鼻竇炎):
口(口干、渴否?口苦?口膩?口甜?無味?有無泛酸?有無異味?潰瘍?腫痛?
睡時是否流口水?):
口唇(紅潤,淡紅,深紅,淡白,蒼白,青黑,干裂,口瘡):
嘔吐(有,無,食入即吐,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嘔吐為未消化食物?酸水,干嘔而不吐):
咽(干,痛,癢,吞咽困難,感覺有異物):
胸(滿,悶,脹,痛,熱,涼):
乳(脹,痛,增生,腫塊,左,右):
脅(脹,痛,熱,涼,左,右):
心(煩,悸,慌,緊,痛,涼,熱,跳快):
心下(滿,堵,脹,燒,痛):
胃(脹,痛,滿,酸,涼,熱,疼痛性質(zhì),何時加重?飯前,飯后?):
腹(腫,脹,痛,滿,硬,涼,熱,喜按,拒按,喜冷,喜熱,有無膨隆,腹部有無靜脈曲張,有無腸鳴音):
肩(痛,凝,酸,麻,脹,涼,熱,部位?左,右):
臂(痛,涼,熱,酸,麻,部位?左,右):
手(涼,熱,干燥,出汗,麻,抖,部位?左,右):
背(痛,酸,重,麻,脹,涼,熱,部位?左,右):
腰(酸,重,痛,麻,涼,熱,脹,部位?左,右,上,下,中間):
外陰(腫,脹,痛,熱,涼,如燒,墜脹,攣縮):
腿(痛,酸,重,麻,木,腫,脹,涼,熱,僵,軟,部位?左,右):
膝(痛,腫,脹,酸,麻,涼,熱,軟,骨痛,左,右):
足(痛,麻,脹,涼,熱,,左,右):
足跟(痛,涼,熱,麻,脹,左,右):
足趾(麻,痛,脹,涼,熱,部位?左,右):
3、請選擇與下列項目對應(yīng)的身體狀況——
飲(多,少,喜涼,喜熱,喜溫,喜酸,喜辣,喜苦,喜咸,喜甜):
食(多,少,喜涼,喜熱,喜酸,喜辣,喜苦,喜咸,喜甜,喜米,喜面,喜粥,喜油膩,厭油膩):
睡眠(多,少,平時是否易困倦?是否失眠?多夢?失眠為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時時驚醒?醒后入睡是否容易或困難?):
大便(次數(shù),干,濕,粘,膩,便秘,失禁,顏色,溏瀉,是否成形?解時肛門有無灼熱?有無不消化食物?有無蟲卵?有無膿血?是否感覺總欲大便,但便出不爽?):
小便(次數(shù),量多,少,不暢,不禁,顏色,頻數(shù),有無血尿?有無 渾濁?有無灼熱感?小便時有無疼痛?通暢否?氣味有無異常?):
皮膚情況(有無斑疹,斑疹顏色?皮膚顏色?有無腫脹,腫塊?質(zhì)地,瘡癤,局部顏色,癢否?痛否?膚溫?):
★ 女性還附加以下幾條:
月經(jīng)(周期?多,少,提前,延期,深紅,黯暗,鮮紅,淡紅,濃稠,清稀,有無血塊,閉經(jīng)):
白帶(有,無,多,少,白,黃,腥,臭):
胎產(chǎn)情況(有無經(jīng)歷胎產(chǎn)?孕幾產(chǎn)幾?有無流產(chǎn)史?)懷孕?生產(chǎn)?,流產(chǎn):
4、請回答身體是否有如下這些癥狀——
發(fā)熱,出汗,怕冷,怕風(fēng),怕熱,哮,喘,咳,氣短,有痰,打嗝,嘔逆,惡心,腹瀉,便血,尿血,吐血,鼻血,牙齦出血,心煩,易恐,肢體震顫,肢體僵硬,乏力倦怠,頭重腳輕,少氣懶言,嗜臥,不喜臥,半身不遂,時冷時熱,長期低燒,淋巴節(jié)腫大,胸骨刺痛,站立覺累,靜脈曲張,骨發(fā)空,骨發(fā)熱,夢遺,早泄,陽痿,不孕):
5、七情何者為重——憂郁,思慮,悲傷
憂郁(喜悅,憤怒,憂郁,思慮,悲傷,恐懼,驚悸):
6、 所做過的檢查:血壓?血常規(guī),大小便,肝腎功能,x片檢查,b超,內(nèi)窺鏡檢,CT,核磁等等:
7、請將患者病變部位、顏面、舌頭拍照貼圖一并發(fā)來。
注意:請大家尊重中醫(yī)的勞動。每一個處方,都凝聚了中醫(yī)的辛勤勞動和寶貴時間。提醒不相信中醫(yī)的人,不要找中醫(yī)開方。
緣于網(wǎng)絡(luò)診病的特殊性,難于做到全面四診,請認(rèn)真考慮是否真正同意用藥。一旦用藥,即為同意用藥,由此所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自負(fù)。為對自己負(fù)責(zé),請一定及時反饋情況,以便修正治療方案和處方。
如果病人沒填好病歷,中醫(yī)生費(fèi)時費(fèi)力看,不得要領(lǐng)。又不能修改,修改了更會出問題。那病就沒法看了。即便勉強(qiáng)看也容易出偏差的。
這是病人填寫后的病歷樣本。
楓飄: 18:19:09
姓名(真名):某某某
.性別: 男
年齡: 24歲
出生: 1986年 10月10日
職業(yè):計算機(jī)
婚否:未
身高:1.7厘米
體重:135 斤 籍貫:廣東省汕頭市
現(xiàn)住址:廣東-佛山
發(fā)病時間:2007年
主要癥狀:前列腺炎、陰囊囊腫,精索靜脈曲張。
詳細(xì)癥狀:尿痛,尿黃,尿分叉,疲倦,乏力,臉有時容易烘熱,愛出汗,口干,口渴,陰囊潮濕,發(fā)熱,出汗、氣短、心煩、易恐、乏力倦力,少氣懶言、嗜臥、夢遺,陽痿,早泄,胃灼熱。胃脹胃痛。有時覺得手心發(fā)熱,
有時吃知柏地黃丸和金匱腎氣丸覺得精神會好些,但是覺得時好時壞,有服過一些西藥,效果不好,弄得出胃病,兩眼干澀,流淚,眼精覺得有些腫腫的感覺,有時容易流些淚水一樣的東西,有時覺得好酸痛的感覺
,舌淡紅,脈象:80下/分鐘 頸痛,酸,坐久了更容易酸
有時覺得咽喉不舒服,說話聲音小,說話不清楚,胸悶脹滿,兩邊脅脹痛,有時覺得心煩。心跳快。飯后容易脹滿,沒那么快消化,有時痛,有時有腸鳴音,容易腰酸,外陰墜脹,中午睡醒后容易手腳麻。飲少,喜溫,有點(diǎn)厭油。睡眠質(zhì)量差,平時容易困倦。多夢,有時便秘。
小便有時多,晚上二三點(diǎn)都要起床小便一次,但是尿量不多。有時覺得有些熱熱的,尿黃,尿痛。憂郁。
有做過CT之類的檢查都正常。
————————————————————————————
中醫(yī)網(wǎng)上問診單